武當山,位於鄂西北丹江口市境內,東連古城襄樊,南依原始森林神農架,西接車城十堰,北臨丹江口水庫,長江南繞,漢水北回。
武當山乃乾坤秀萃之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石、九台等自然勝景,七十二峰千姿百態,各展奇幽,兼具五嶽之雄、險、奇、幽、秀等多重美感,時而磅礴若飛龍行空,忽而靈秀如天仙下凡。主峰天柱峰立地頂天,素有“一柱擎天”之譽,周圍眾峰雖各具雄姿秀色,卻微微向主峰頷首,宛若眾星捧月,自然形成“萬山來朝”之奇觀。三十六岩,或地勢高聳,峰巒環繞,上接青天,下臨碧澗;或岩石懸空,高爽敞闊,林木蒼翠,雲飄霧蕩。麵對這大自然的恩賜,古人或以其地貌形象呼之,或以留下痕跡的神仙高真命名,編織出無數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使之愈加靈動美妙,令人神往。
武當道教,是指以湖北武當山為中心,主張各流派大融合,崇奉信仰真武神的一種道派。它的起源與整個道教的起源大同小異,是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的基礎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依據,承襲了戰國以來的神仙方士之說和古代巫術,並吸收了儒教的忠孝倫理觀念,逐步衍化形成的。
武當山道教與楚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早在道教誕生以前,武當山已是神仙方士和巫覡活動的場所。楚巫以歌舞降神,符咒劾鬼等習俗,後為道教改造承襲。
武當山又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其附近發現的“鄖縣人”推翻了人類的共同祖先來自非洲的定論。
武當山宮觀道院、亭台樓閣遍布峰巒幽壑,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大嶽太和山誌》稱:武當山在明代時“宮觀宏麗,皆天下所無”“棟宇之盛,蓋曠古所未有也”。據不完全統計,宋、元、明、清時期,武當山曾有各種建築500多處。其中宮23處,觀37處,庵39處,廟院、樓閣98處,祠25處,岩廟72處,亭26座,坊27處。其餘為倉、廠、橋、壇、城、府等。武武當山古建築線,以主峰天柱峰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北至方山下響水河旁石牌坊為80公裏;南至鹽池河“佑聖觀”為25公裏;西至50公裏外的白浪“黑龍廟”;東至35公裏外的“界山寺”。
另外,按武當山誌記載,襄陽城萬山下的“真武觀”、北京城的“崇真觀”,也屬武當山建築群體。
整個武當建築群薈萃我國古代優秀建築法式,集中體現出皇宮的宏偉壯麗、道教的神奇玄妙、環境的幽靜典雅、民間的淳樸節儉等多種特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建築風格。許多建築學家考察武當山後作出結論:“武當山的古代建築群,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創舉,是古代規劃、設計、建築的典範。”國務院於1982年公布武當山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稱武當山古建築群“工程浩大,工藝精湛,成功地體現了‘仙山瓊閣’的意境,猶如我國古建築成就的展覽”。
當山古建築群曆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祠、岩廟。在布局、規製、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麵都保存了原狀。建築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築在內聚型盆地或山中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於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係,岩廟則占峰踞險,形成“五裏一底十裏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在建築藝術、建築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曆史以及古建築的實物見證。武當山古建築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規劃嚴密,建築傑出武當山古建築群分布在以天柱峰為中心的群山之中,總體規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築位置選擇,注重環境,講究山形水脈布疏密有致。建築設計的規劃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瀕臨險崖,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具有濃鬱的建築韻律和天才的創造力。
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成就武當山古建築群類型多樣,用材廣泛,各項設計、構造、裝飾、陳設,不論木構宮觀、銅鑄殿堂、石作岩廟,以及銅鑄、木雕、石雕、泥塑等各類神像都達到了高度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道教建築之瑰寶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始終由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皇室派員管理。現存建築其規模之大,規劃之高,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國現存道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鎦金,鑄件體量巨大,采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
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武當山建築群的興建,是明代皇帝朱棣在擴展外交的同時,對內大力推崇道教,灌輸“皇權神授”思想,以鞏固其內部統治,具有重大的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