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走後,周希漢的練功更加勤奮。
這天他又和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青雲山上,麵朝東方,準備迎接第一縷晨光。師父說,日出東方,是天地之精華,紫氣神韻,對人是極其寶貴的精髓神氣。所以,他在練了一會大碑手的手法之後,靜坐運動真氣,準備迎接這天地精華之氣了。
突然,遠處,一縷淡淡的簫聲飄來,如訴如怨、如悲如泣,又似歎息、又似憐憫、更像是訴說一種衷情。
周希漢努力摒除雜念。可是,往日極易做到的事,今天卻揮之不去,那簫聲緊緊纏繞在他耳旁,直透腦海。
突然,周希漢覺得好像有一把古琴在手,他撫著琴,和著這簫聲,自己融進了這音樂之中去了。
這是心魔擾心的跡象,周希漢想,周希漢又努力穩了穩心境。可是,這簫聲似乎有種強大的魔力和巨大的誘惑力,還有種極強的穿透力,蕩人心魄。
按理,內家心法練到了第六層,不應該無法鎮定和攝心了。可是,今天,周希漢越是攝心鎮定,這簫聲越是往腦海的深處鑽。
漸漸,周希漢發覺,這簫聲不僅悅耳動聽,它還帶來一種幻象,是他自覺在藍天上翱翔,在大海中蕩遊,在叢林、在草原上、在花叢中、在春雨中……盡情地歡樂與激揚。
後來,這簫聲化作成了一女子,和周希漢麵對麵地,一個吹簫、一個撫琴,一唱一和,一問一答。
周希漢的手,不由自主地撫著並不存在的古琴。
此時,他進入了手中無琴而心中有琴的奇妙境界。
這簫聲,一會似少女,對情郎訴說著百般的情思;一會又似深閨的憂思,纏綿卻又無以寄托;一會又恰似深宮怨女,哀訴思春的苦悶;再過一會,又似久別的男女終於重逢,情思蕩蕩;最後,這簫聲,似男歡女愛,纏綿難解,一陣陣激情像大海的波濤,驚濤駭浪,從遠處一波又一波奔襲而來……
此時,周希漢完全沉浸在琴瑟和鳴的意境之中。他身體的真氣,比往日流轉得更加順暢,本來,有幾處一直難以通透的穴道,今天竟然毫無阻滯。
天色漸漸發白,簫聲漸漸隱去,周希漢這時才意識到,幾曲古曲已經演奏完畢,其中,一曲《高山流水》,竟然完美無缺。
“高山流水”這支古曲,一直是周希漢無法突破的古曲之一,他雖苦苦練習過無數次,但是,每當需要體現高山的氣勢之時,手法就會略帶滯阻,山高宏大的氣勢始終無法盡情地表現出來。再有,那流水,涓涓細流、滔滔波濤他都沒問題,每次彈奏到這裏都會心曠神怡,可是,當彈奏到飛奔直下三千尺的激昂之勢時,那意境總是讓周希漢有種遺憾的感覺,每次,他都責備自己,為什麼不能更投入、更忘情?
剛才,就在那簫聲的帶引下,周希漢完完全全地表現了“高山流水”所有的精髓與內涵。
他成功了!他的天籟針進入到了第四層,他突破了天籟針最關鍵的一個階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