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曆代文獻選注(2)(1 / 3)

【注】詩見《曝書亭集》,作者朱舜尊,字錫鬯(音暢),號竹坨。中國著名詩人,清康熙十七年被徵為博學鴻儒,授官檢討,纂修明史,以事罷歸。著有《曝書序集》、《詩綜》、《詞綜》、《經義考》等數百卷。他又是一個藏書家,號稱藏書八萬卷。

十、《在馬銜山玉篇》載有:

“初見洮水之硯石,鴝鵒斑點鸚鵡綠”句。

【注】鴝鵒:音p6y{i,鳥名,俗稱八哥,全身黑色,背呈綠光,有深綠色斑點。這裏喻指洮石中墨濺石的斑點和翠綠石色的對比。作者吳鎮,字信辰,號鬆崖,別號鬆花道人。祖籍甘肅會寧,明萬曆九年遷居狄道(今甘肅臨洮縣),是清代甘肅著名的詩人和教育家。他的晚年幾乎全部貢獻給了甘肅的教育事業,主持執教於蘭山書院。他的著作彙集為《鬆花庵全集》共十二卷,包括詩歌和教育著作,有《鬆花庵詩草》、《遊草》、《逸草》、《蘭山詩草》、《律古》、《集唐》等。《在馬銜山玉篇》是他從臨洮赴蘭州任教途經時所作,收在《蘭山詩草》中。

十一、《後奉華堂硯歌》:

我聞德壽日寫經,

一百九硯同繁星。

采來寧向洮河綠,

琢出渾似端溪青。

【注】此歌中譽洮、端為硯首。作者張鑒,字秋水,清浙江烏程人。

十二、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上海出版《清儀閣硯銘集拓》中,刊洮硯一方,為嘉興張叔末家藏,並手刻其吟詠於硯首。

【注】張廷濟,字叔末,晚號清儀老人,善書畫,有《清儀老人真跡》行世。兼工詩詞,喜收藏,精鑒賞。以圖書金石自娛,建清儀閣,藏庋古器名揚大江南北。

十三、《鬆花綠石硯歌》:

鬆花江水鴨頭綠,

寶氣熊熊學綠玉。

翠蛟飛涎噴津足,

誰探珠宮斫鱗屋。

片璧截來光眩目,

元公長嘯詩興新。

寶物落手如有神,

騎漪含風洮州瑉。

玉堂洗出蠻溪春,

書房驚起歙州龍。

拂拭試近青玉案,

青青圓荷跳珠亂。

易水鬆肪剡溪蔓,

擘破碧煙初染翰。

波濤驚翻掃電光,

欵穿溟澤接混茫。

【注】劍:音shdn。剡溪,水名,在浙江省。欸:音xO,忽然,極快的瞬間。斫,音zhu6,砍削。擘,音bdi,辦字的異體字。作者吳士玉,字荊山,吳縣人,清康熙進士,官至禮部尚書。為諸生時,即以能文出名。著有《呋劍集》。《鬆花綠石硯歌》收入《江左十三子詩選》。《掃葉山房》石印精本作《吹劍集》,字誤而義通。此歌“漪漪含風洮州瑉”以洮石為珍奇的綠玉,讚不絕口,借洮石之優質喻鬆花石硯。

十四、《史濱若惠洮石硯詩》:

古來硯材取不一,海外羌中姿求索。今人唯知端歛耳,聞見無奈太迫窄。

水岩火眼既難逢,

龍尾羅紋亦閑出。

遂使頑石堆幾案,

僅以階礎相甲乙。

猶之取士止科舉,

號嗄雷同染萬筆。

雞舞甕中九萬裏,

鼠穴乘車誇逐曰!

吾家詩祖黃魯直,

好奇亟稱洮河石。

既以上之蘇子瞻,

複與晁張同拂拭。

欲使蘇門之文章,

大聲挾洮爭氣力。

吾友臨洮舊使君,

贈我一片寒山雲。

金星雪浪魂暗驚,

恍惚噴沫聲相聞。

欲書元佑開皇極,

愧我健筆非蘇門。

【注】哽:音shd,聲音撕啞。此處作聲撕力竭地喊叫。詩見清代黃宗羲著《南雷詩曆》。黃宗羲,字太衝,號南雷,學者稱黎洲先生。中國著名史學家兼散文學家,與顧炎武、王夫之共為清初三大師。著有《南雷文定》、《易學象數論》、《明儒學案》、《明夷待訪錄》、《律呂新義》等傳於世。其弟黃宗炎,工詩詞繆篆,又善製硯。作者在這首詩中以淺顯易解的通俗語詞,對洮硯作了中肯而公正的評價。

十五、《洮河石硯歌》:

君不見

本朝輿圖軼秦漢,

洗河今為圖西岸。

肅慎苦矢值來庭,

丁零牛羊可並案。

洮河之研玉比堅,

逾晃絕塞來幽燕。

廣廈細族曾貯此,

抱罕西傾在眼前。

白山小奴遊魂久,

傳烽漸近登津口。

高麗繭紙但職貢,

鼉肌島石煩戍守。

老夫捧硯自躊躇,

拂拭還君三歎餘。

豈知飛檄磨崖手,

牘背相隨獄吏書。

【注】這首《洮河石硯歌》是錢謙益為劉君作兼呈宋中丞祖舜的。作者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自號蒙叟,又稱東澗老人。江蘇常熟人,清代著名詩人。著有《初學集》、《有學集》、《吾靈集》、《杜詩注》傳於世。且酷愛收藏,精於鑒賞,以“保硯齋”名其居,收藏頗豐。

肅慎,古民族名,亦作息慎,稷慎。商周時居不鹹山(即今長白山)北,東濱大海,北至黑龍江中下遊,從事狩獵。周武王、成王時曾以‘‘苦矢石弩”來貢,臣服於周。秦漢以後的挹樓、勿吉、銖揭、女真等族都和它有淵源關係。苦,音hi,木名,形似荊條而色紅,堅硬不屈。古代肅慎民族用它來做箭杆,曾進貢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