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Phoenix

序列號:ZGMF-X05A

機體簡介:

=

1、開發緣由:

獨立戰爭爆發時,ZAFT還沒有完成戰爭準備,不僅艦隊規模與聯合軍相差甚遠(主力艦31:120,相差4倍),MS麵對聯合軍龐大的Moebius部隊的壓製也苦無良策。

開戰後,ZAFT被迫將還在試驗中的Neutron-Jammer投入戰鬥,卻意外逆轉了戰局,在世界樹擊毀聯合軍67艘主力艦,暫時取得宇宙控製權,為之後開辟地麵戰線奠定基礎。

世界樹一戰,除了Neutron-Jammer的意外表現,ZAFT主力兵器Ginn也大放異彩,在被Neutron-Jammer這種半永久性幹擾裝置限製住的戰場上,擁有廣角度攻擊能力和高度泛用性的MS表現出壓倒性的戰鬥力,與聯合軍主力兵器Moebius的交換比在5-6,ZAFT艦隊借此取得中遠程壓製聯合軍艦隊的能力,使得聯合軍空有龐大的艦隊卻屢戰屢敗,不得不困守在幾個要塞化基地,以“存在艦隊”的姿態牽製ZAFT半數的部隊,最終兵力不足的ZAFT與無力反擊的聯合軍陷入僵持。

67年Ginn最初開發成功時,是作為“製空戰鬥機”的,對聯合軍MA部隊進行摧毀和壓製,從而取得中遠程作戰的距離優勢;由於作戰對象為聯合軍Moebius,Ginn的製式武裝為76mm突擊機槍和合金重斬刀,為應對聯合軍可移動炮台Moebius-A,開發了對要塞戰裝備(D裝備),即127mm象式重粒子炮、500mm火箭炮、533mm三聯裝重型飛彈。

世界樹攻防戰中,Ginn機群在摧毀Moebius部隊後卻屢屢對聯合軍刺蝟般的戰艦束手無策,除部分德雷克被Ginn擊沉以外,大部分聯合軍戰艦是被ZAFT艦隊擊沉的,而ZAFT艦隊規模太小,聯合軍先後參戰的105艘主力艦中38艘得以逃脫,240艘德雷克隻有60艘被擊沉,“MS的對艦攻擊能力”作為難解的課題擺在ZAFT設計人員麵前。

由於資源有限,ZAFT相對於傳統大艦隊更鍾情於“MS萬能論”,而地麵戰線Dinn、BaCUE、G00hN的出色表現也驗證了MS對戰場優秀的適應能力,隨著陸戰、水戰、空戰MS的開發成功,MS對艦攻擊能力不足的難題被提上議事日程,統合設計局著手開發小型高出力光束兵器,但因戰線迅速擴大導致大量人員物資被占用,新武器開發進展遲緩。

而另一方麵,由虹·阿瑪菲領銜的凡爾納設計局307技術驗證組提出了另一個思路,不是將D裝備中的重粒子炮進行強化,而是將現有戰艦主炮進行MS使用化,70年2月19日,名為Phoenix的對艦戰MS開發開始進行。

=

2、開發過程:

為突破Moebius部隊和戰艦防空自動武器的攔截,新型MS被要求具有遠超Ginn的加速能力和機械穩定性,而為了在Neutron-Jammer籠罩的戰場上進行高精度的閃避、攻擊和突防,偵查用輔助飛行器作為輔助武裝被平行開發,並且采用並聯的光學檢測攝像係統,在頭部增設雙V型巨大天線以提高探測精度與數據傳輸效率;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機體運動靈活性和加速能力,MS必要的裝甲被直接取消,整個機體異常纖細,在增加大量輔助噴射引擎、並加裝762mm對艦光束炮之後,機體重量才達到67.5t。

70年8月,機體基本開發完成,但實戰測試卻出現另一個問題,能量不足,現有能量包根本支持不住對艦光束炮的巨大能耗,開發由此陷入停頓,直到10月25日,MMI完成Neutron-Jammer-Canceller的開發,這一難題才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