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攝影也是攝影藝術的主要門類,其拍攝的對象是各種動物。由於大部分的動物無法擺姿勢,所以拍好動物需要很大的耐心。動物攝影很多時候需要到野外拍攝。拍野生動物時,通常不太可能接近豐題,因此往往要使用中到長焦距的望遠鏡頭。動物的行為往往發生在一瞬間,所以為了拍好動物照片,還應了解一些有關動物習性的知識,以便抓取拍攝時機。拍攝動物要注意環境背景的選擇和氣氛的真實。
體育攝影
體育攝影是用於記錄和傳達運動精彩瞬間的攝影藝術。要想拍出成功的體育照片,就必須了解比賽的過程和規則。拍攝者隻有知道即將發生什麼,才能注意到動作的高潮和抓住最佳的時刻,比如跳躍的最高點、起跑的一刹那或是運動員瞼上流露出的勝利表情。把主題的動作稍微模糊掉,或是隨主題移動讓背景模糊,可以傳達出驚奇的感覺和比賽的氣氛。
創意攝影
創意攝影是一種偏向於理想化的攝影形式,與其他攝影形式比較,它更注重新奇的創意構思,更多地利用光影等藝術手段和各種技術手段。創意攝影較偏向幹抽象化,與現代派的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攝影作品更多地體現了人與世界的關係。
社會生活攝影
社會生活攝影把人與人、人與環境以及社會中的各種事件作為攝取的對象。它要求反映生活的真實,反映人們的精神麵貌,要有濃鬱的生活氣息。更有甚者,社會生活攝影幹脆以真實的生活來講述故事,以此表現一個時代某一方麵的變遷。由於它的紀實性,社會生活攝影往往成為一個時代的詮釋。
電影
人們習慣把電影稱為繼文學、戲劇、繪畫、音樂、舞蹈、雕塑之後的“第七藝術”,這與它出生時間有關。
電影正式誕生於1895年,它是以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前提的。電影既利用科學技術的成果,也吸收前六門藝術的藝術成分和表現手法,具有自己的獨特性質和藝術效果,成為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
電影的誕生
美國人愛迪生是世界著名的發明家。1888年,他研製了一台被稱為活動電影的攝影機。這種攝影機能在一條約15米長的膠片上,拍攝出多幅連續畫麵,可以記錄持續約1分鍾的景物。
1891年,他又與別人一起發明了活動電影視鏡。
1895年,法國裏昂照相器材廠主盧米埃兄弟吸取了愛迪生“電影視鏡”的長處,改善了他們研製的“連續視影機”,終於製成了當時最完善的活動電影機。
電影技術
電影技術是影片攝製技術、影片放映技術與電影器材製造技術的總稱,是使電影成為影響廣泛的獨特藝術形式以及活動影像和聲音的再現電影的拍攝現場手段的物質基礎。電影技術的基本任務是:用電影膠片將靜止或運動著的被攝物體按時間順序記錄下來,然後用光學方法在銀幕上將其再現出來,同時播放出記錄在膠片或磁帶上與影像相匹配的聲音。
攝影機
電影攝影機屬於20世紀最為成功的進步技術之一,它是電影這門經濟藝術的支柱,是它使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獲得了空前的票房收入。電影攝影機和照相機一樣有鏡頭、光圈和快門。與照相機不同的是,攝影機上的膠片移動和快門動作必頊精確協調,使每幅圖像間隔相同的時間得到正確曝光。攝影機把畫麵用每秒24幅的速度拍攝,並以同樣的速度投射到銀幕上就能讓人產生動態的幻覺。
拍攝電影
一部電影的完成,是由導演、攝影、燈光、錄音、美術、音樂等人員,各自站在自己的崗位上,通力合作而成的。開始先要決定劇本的內容,然後決定導演人選,安排主角人選,再由導演及演員依照劇本的內容拍攝。之後,將所拍攝的各個場景連接、錄音,如此才算完成一部電影。
國際電影節
國際電影節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
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通常都設立一個國際評選委員會,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等)授予獎品或獎杯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1932年由貝尼托·墨索裏尼在水城威尼斯創辦的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它的目的是為促進電影工作者的交往和台作,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這個電影節除評選和獎勵優秀影片外,還放映大量觀摩影片,其中包括在其他國際電影節上得過獎或未入選的影片,舉行各種討論會、紀念活動,開辦電影市場等。這個電影節最大的特色是每次都有一個主題。
戛納國際電影節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開始於1946年,如今已成為世界最有聲望的電影節之一。它旨在展示和提高將電影作為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戛納國際電影節通過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選作品能立即介紹給世界觀眾,還提供了電影創作者與買主接觸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