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初入夢境:法術(1 / 2)

蕭洪這樣暗自思索著,其他幾人也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了幾句,大意還是感歎此事奇怪。

這時何融突然又說道:“對了,講起這個經過,我還記起一件更加奇怪的事情。”

何融說,當時大家為了將蕭師叔抬回觀中,曾在附近砍下鬆樹枝幹,將其綁成擔架。

砍那些馬尾鬆時大家就發現,那些鬆樹毫無生機,刀落在上麵就像在劈幹柴。於是有人就說,這樣的枯枝能不能經得住重量?特意試了試,還挺結實,這才又用在擔架上。

回到觀裏之後,有個平時做些木匠雜活的弟子偶然提起此事,連說事情古怪。

古怪之處在於,那些鬆樹雖然看上去像是早已枯死,但樹上的枝幹卻都是幹而不朽。這些被砍下的樹枝又幹燥、又緊實、還不開裂,所以才能夠承受重量用作擔架。

不過,這種幹而不朽的鬆樹,卻不太可能是自然枯死的。

要知道,木匠在製作物件前,要把先已破成板材的鬆木送進烘房,接連不斷地烘上幾日,才能得到適合的木料。與經過這樣工序處理的木材相比,那砍來的幹燥鬆枝竟然沒有多少差別,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遜色。枯木哪會是這樣?

這些樹枝難道是被周圍的烈火烤成這樣?看那均勻的幹燥質地,似乎又不太像。

這名弟子所說的話恰巧被何融聽到。

何融也覺得好奇,便叫那弟子將當時砍下的樹枝找來察看。

情況果然是弟子說的那樣。用那弟子的話說,這樣的木料,不用再做什麼處理,隻要鋸鋸削削,就能用來製作物件了。

何融更起了好奇心。於是,第二日閑下來時,他帶上幾名弟子,又去鬆林查看。

到了馬尾鬆林中,另又砍了幾棵鬆樹一試,竟然與之前砍作擔架的幾棵一樣,每一棵都是木質幹燥緊實,就像被人精心烘製過。

隻要用刀砍過幾下就能發現,這樣的鬆樹與正常成活的馬尾鬆完全不同。一般的馬尾鬆,一刀下去,刀口的斷麵上總會有些鬆油鬆脂;而眼前這些鬆樹,把它們的枝幹用刀破開細看,卻根本連個小小的油囊也找不見。

何融在仔細察看之後確認,這些鬆枝的質地也與經過烘房烘烤的木料非常相像。同時,他也覺得,雖然相隔不遠就是蕭師叔受傷之處,許多草木都被燒焦,但是,如果認為這些鬆枝也是被火烤過,理由卻不充分。

這些鬆樹離火場有些距離,火還沒有燒到這裏。而且,就算是被火烤過,那些從同一棵樹上砍下的鬆枝,因為長在不同部位,有的向著火,有的背著火,烤出的木料按理說也該質地有所差別才對。又怎麼會像現在這樣,幹燥程度沒有分別?

更令人驚訝的是,即使是在同一樹枝上,明明枝幹極其幹燥,那枯萎易燃的馬尾鬆針葉卻仍然能夠保持形狀完好!

要是用火烤出來的,得如何巧妙掌握火候,才能得到這樣效果?

難道這些不過隻是巧合罷了?

大家又在四周查看,結果發現了更多枯樹。

以蕭洪受傷之處為圓心,一丈範圍之內,俱是焦土;向外兩丈,冰雪消融;再向外十六七丈的更大範圍內,在冰雪覆蓋之下,居然全是這樣的枯樹。

說起當時情形,何融對大家解釋道:“那些離火場比較遠的馬尾鬆是最好的證據,可以說明我們所見情形不是因為樹木被火烤過,而是因為那些樹原來就已枯死。因為很多樹上都覆蓋著鬆軟的積雪,隻要有人一碰,就會簌簌地往下落。如果這些鬆樹被火烤到,那樹上的積雪肯定早就化了。既然遠處有積雪的枯鬆也是一樣了無生機,反過來也就說明,幹燥堅實的木質與烈焰炙烤之間沒有什麼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