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何慶山又接著說,“你有沒有聽說過,所謂‘天地大天地,人身小天地’?這也就是說,‘悟道’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大天地’和‘小天地’之間能夠相互作用。這個叫做‘天人感應’。如果能夠做到,那可就是‘清微祈禱之妙及萬般造化,皆在修行之人自身之中’了!”
“原來‘悟道’如此重要!”
“正是。所以你要明白,修行之人‘行法’能否成功,乃是靠著他‘悟道’的能力。此為其一。其二,單隻是‘悟道’還不夠,在‘悟道’之後,還要不斷修煉。隻有不斷修煉,才能用平時積累下的修煉之功,把所悟之‘道’外化,成為變化萬千的‘法’。”
“‘悟道’之後的不斷‘修煉’,是不是要用師兄剛才提到的‘內煉之法’?”
“正是。”
“我感覺,這個‘內煉之法’,就是在‘悟道’和‘施法’之間,起到一個銜接作用,把‘悟道’的成果累積下來,留到‘施法’的時候再用……”蕭洪突發奇想地評論道。
何慶山又是有些意外地看了蕭洪一眼。
“你這個說法倒是有趣兒!”何慶山說道,“不過,你要是願意這樣理解,那也沒什麼問題。你慢慢就會明白,這化‘道’為‘法’的‘內煉之功’,其實最為關鍵。有這‘內煉之功’的積累,以修煉之真氣,合天地之變化,則可以呼風雨、役鬼神。假如你不能‘悟道’,或者你隻是‘悟道’、卻不重視‘內煉之功’,那都是行不通的!有些人認為,隻要學了符籙咒語,就可以施法了,那些想法都是錯的,你千萬不要輕信!以符籙咒語施展法術,假如沒有‘內煉之功’的支持,那就是‘汲甘泉於枯井、采奇華於枯木’,能成功的人少之又少。你能明白嗎?”
蕭洪聽了何慶山這番講解,雖然有些詞句聽不太懂,但知道何慶山這是在強調‘悟道’與‘內煉’重要,於是就點了點頭。
何慶山又說:“‘道中之道者,一念不生,萬物俱寂;道中之法者,靜則***gòu]龍虎,動則叱吒雷霆;法中之法者,步罡[gāng]掐訣,念咒書符。外此則皆術數。’這段經文你可曾讀過?又可明白它的含義?”
蕭洪聽了如實回答道:“這段經文我確實沒有讀過。而且,對這樣的深奧文字,我也不太能夠理解。”
“嗯,每個人在來到‘洞天福地’之後,都要先學習這些文字,然後才能讀懂經書、領悟修行之法。由此看來,這次失憶對你影響很大,你要像新人一樣,認真重頭學起……”
“已經在學了。曼兒每天都要教我讀經……”
“那就好。”何慶山微笑著點了點頭,“至於這段經文的意思,我就來給你解釋一下。你要知道,我們所學的清微道法,乃是‘先天之法’,所以在學習時,既需要‘悟道’,也需要‘內煉’。而那些‘符籙咒語’一類的道法,則都是‘後天之法’,是靠著學習學來的,法術的效果當然就比不上這‘先天之法’。剛才的這段經文,其中說到了‘道中之道’、‘道中之法’和‘法中之法’,這三者,皆有具體所指。你可知道這三者說的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