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夢境釋義:軀體睡眠(1 / 2)

“注意啦!”曼洛拍了拍巴掌,引起奎尼和秦的注意,然後動了動手中的遙控器,將浮在空中的人腦投影轉動一個角度,讓兩人更清楚地看到大腦皮層所在的位置,接著又說道,“‘意識’是人腦的神經活動,這個說法可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想象,所有的這些神經活動,本質上是一係列生物電活動,就都集中在大腦皮層中……”

隨著曼洛這樣解說,伴著一陣極其微弱的“嗶嗶啵啵”聲,在三維投影的大腦皮層表麵,突然湧起一波忽明忽暗的閃光,仿佛就在一瞬間,思維的閃電一個接著一個地,連成了一片,又從神經細胞組成的浩瀚海洋上,急速地掠過。

曼洛問道:“我們也可以推想一下,當這樣的‘意識閃電’從我們的大腦皮層中閃過時,它難道永遠都是正確的和明白無誤的嗎?或者說,它會不會永遠都隻是作為客觀世界的投影而存在?”

曼洛隻是略作停頓,就又自己回答道:“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很多時候,這種神經活動的作用是相對獨立的。換句話說,剛才我們提到,不斷會有新的印象進入‘意識’,又與‘意識’中舊有的印象相互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意識’的作用當然就有可能出現偏差。為了描述這種偏差的可能性,在精神病學領域,學者們就將‘意識’這個概念定義為——‘理解自己與環境的完整性’。‘理解完整性’,明白吧,這個理解既有可能是正確的,也有可能是錯的——”

曼洛說到“錯的”兩個字時,突然拖了個長音,同時握住手中的遙控器,在空中用力揮了一下。大腦皮層上的閃光又“嗶嗶啵啵”地起了一陣變化。

曼洛一字一頓地強調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但是卻非常重要的結論!讓我們先把它記下來……”

趁著曼洛賣關子似的放慢了語速,秦不失時機地插話進來,想引導他長話短說:“曼洛的意思是說,我們在理解夢境程序的原理時,要參考這些‘意識’概念的定義,這樣才能理解,人在應用夢境程序時,他的‘意識’到底處於一種什麼狀態。當然了,夢境程序可以讓使用者產生一種錯誤認識……”

但是曼洛卻沒讓秦把話說完:“你先別著急嘛!如果不把基本概念解釋清楚,又怎麼能把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講得透徹呢?”接著,他又麵向奎尼,將兩手一攤,說道,“你說對吧?!對待嚴肅的話題,就要有個嚴肅的態度。要想明白一樣道理,畏難、沒有耐心或者總是想著半途而廢,那可不是什麼好習慣……”

“這我倒是同意……”奎尼回應道。

“嗯,我就說嘛!”曼洛滿意地點了點頭,又接著說道,“所以,按照剛才這個定義——‘理解自己與環境的完整性’,‘意識’其實又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意識’叫做‘自我意識’,也稱為‘自我體驗’,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主觀感覺的認識;另一種‘意識’叫做‘環境意識’,也叫‘周圍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周圍環境中的客觀事物的辨別和認知。”

“好了,”曼洛又習慣性地搓了搓兩隻大手,“理解了這些概念,我們就可以來看看,假如一個人進入了睡眠狀態——當然,我這裏說的是,沒有使用夢境程序的睡眠狀態——他的‘意識’又是什麼樣呢?這當然與他清醒時的狀態不同!我們常會說,一個人在入睡之後,就會處於一種‘意識喪失’的狀態——隻不過,這個狀態是暫時的、可逆的,隻要他再次清醒過來,他的‘意識’也就隨之恢複了。但是,答案是不是就這麼簡單呢?當然不是。因為睡眠本身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