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張鵬翮與萬兆光的出現,原本並沒有多少人的餐廳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其他人見狀雖然有的不認識張鵬翮,但是看那陣仗還是不自主的讓開了一條道。
一來就是十多個人,個個衣著光鮮亮麗,還要老板萬兆光親自迎接,來頭必然不小。
倒是唐林四人並沒有什麼反應,反正大家都是吃飯,沒道理見到他們來了自己就不吃飯離開吧,索性在議論一番後繼續埋頭吃飯,權當沒看見來人。
此時萬兆光一身褐衣,身形纖瘦,走路沉穩,目光平和有張力,應該是個平易近人的老頭,而眉宇間透露出的霸氣,也表明他應該也算是一個梟雄,至少在生意場上是個老狐狸,一般人隻能望其項背。
旁邊身穿黑色錦袍的就是張鵬翮了,相較於萬兆光,張鵬翮就顯得寬厚健碩多了。或者可以直接一點,他應該屬於較為肥胖的一種,大腹便便,一看就像是個當過官的。
當然,如果隻是看他的樣子就覺得他是一個貪官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張鵬翮非但不是貪官,而且還是一有名的大清官,這一點唐林還是知道的。
張鵬翮,號寬宇,祖籍湖廣行省麻城縣孝感鄉,生於四川遂寧黑柏溝,清代名臣、治河專家、清代第一清官。
康熙九年張鵬翮進士及第,曆任禮部郎中,兗州、蘇州知府、江南學政、浙江巡撫、河道總督、兩江總督、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等職。史稱“清官”、“賢相”。
後來,張鵬翮隨索額圖勘定中俄東段邊界,為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作準備。
1700年任河道總督主持治理黃河10年,治清口,塞六壩,築歸人堤,采用逢灣取直、助黃刷沙的辦法整治黃河,是清代268年間四川官位最顯赫、名聲最響亮的人物。
他為官一生清廉正氣,無愧大清第一清官之美譽。
單單看他走路的姿態,昂首挺胸的氣魄,就已經感覺到他那一身的浩然正氣。
慢步從門口走了進來,一邊走,其旁邊的一名黃衫大漢還一邊小聲的對他竊竊私語,好像有什麼不能說給別人聽一樣。
“老爺,奴才覺得這裏的飯菜不太適合您的口味,而且這裏人又多,魚龍混雜,空間又小,不如換個地兒?”
竊聲在張鵬翮耳畔說話的人操的是北京口音,隻見他一雙眼睛十分的細小,眯成一條縫,目光不斷地打量著餐廳裏麵的一切,包括那些埋頭吃飯的人,全然就像是掃描儀一樣不停地左右掃射。
而他人也長得虎背熊腰,說話的語氣也十分的生冷,感覺他就是一個職業保鏢,專門保護張鵬翮安全的。
他的話就稍微有點帶刺的嫌疑,什麼菜不合口味,人多魚龍混雜等等,一聽就會讓人覺得不自在不舒服。
當然,此刻那人叫張鵬翮老爺也無可厚非,因為現在他正值養病告假階段,畢竟已經六十餘歲的人了,身子多少有點病痛什麼的,好在康熙皇帝體恤他這位大清官重臣,所以特定讓他回鄉養病,病好後繼續擔任他的吏部尚書兼翰林院大學士。
“混賬!能有什麼不合本官口味的?本官為官多年什麼東西沒有吃過,什麼場麵沒有看過,這麼幾個人你都說魚龍混雜,你是不是想說本官也是那些三教九流?”
其實張鵬翮是最討厭那種有階級觀念的人的,作為漢人,他能夠坐到如今這個位子,絕對是大清朝的第一人。而他因為以剛正,清廉著稱,自然不會帶有色眼鏡看人看事,吃東西自然也不會太講究。
更何況,這裏是餐廳,別人都能吃,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吃?
所謂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他可不想別人說他身體差,這樣吃不得那樣吃不了的,那樣隻會讓人覺得他老了不中用了,像他這樣的人當然是很難接受的。
“是是是,大人英明,是奴才錯了。”
那人但聽張鵬翮生氣還是那樣的中氣十足,他便立即連忙認錯,可見張鵬翮的威懾力還是夠強大的。
“姐夫你先別動怒,有話好好說嘛。這種小事何必發火呢?那個把身子氣壞了可劃不來。”
萬兆光連忙勸慰道,他可不想隻是因為吃一頓飯鬧騰起來。
畢竟張鵬翮的脾氣他還是知道的,一旦惹惱了他,天王老子都要遭殃,有好幾次,他還上書彈劾李光地等一眾那些輔政大臣,這個可不是鬧著玩的。
張鵬翮沒好氣的道:“有時候不罵罵他們腦子裏就不會長記性,永遠都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一樣,這可要不得。要是每個人都重視那種階級觀念,那我們漢人豈不是越來越沒有地位了?所以有時候該生氣,該罵的還是要必須生氣,必須罵。”
“行行行!姐夫你永遠都有道理,姐夫大人英明!奴才們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