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原著
《三國演義》第21回:“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釋義
虎豹撞破鐵籠奔逃遠去,蛟龍頓開金鎖自由行走。喻指擺脫束縛,逃離險境,重新獲得自由。
例句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4折:“恰便似頓開金鎖飛龍子,摔碎雕籠放鳳雛,才出的這宮門去。”元·無名氏《鎖魔鏡》第1折:“這一箭恰便似摔碎玉籠,飛騰彩鳳,早則麼頓開金鎖走蛟龍。”明·周朝俊《紅梅記》第17出:“折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明·張四維《雙烈記》第34出:“傳令不可泄漏,即時起兵。正是:摔碎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11:“徐用身邊取出十兩銀子,付與朱婆做盤纏,引二人出後門,又送了他出了大街,囑咐小心在意。說罷,自去了。好似:捶碎玉籠飛彩鳳,掣開金鎖走蛟龍。”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30:“放開絲韁,二十個馬蹄,如撒鈸相似,循著大道,望常山一路飛奔去了。正是:拆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明·天然癡叟《石點頭》卷2:“鹽船上人正當睡熟,更無一人知覺。這才是:拆破玉籠飛彩鳳,掣開金鎖走蛟龍。”明·羅懋登《西洋記》第40回:“王神姑得命,好似踹碎玉籠飛彩鳳,透開金鎖走蛟龍,出了轅門,照著本國抱頭鼠竄而去。”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4回:“隻說要買孝絹,徑出城外,雇了長行頭口,到碼頭上,搭在鄉裏船上,往蘇州原籍家去了。正是:撞碎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9回:“眾人得了個性命,往外飛跑。正是:敲碎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1回:“這韓道國就把王漢小郎並兩個丫頭,也跟他帶上東京去。雇了二大輛車,把箱籠細軟之物都裝在車上,投天明,出西門,徑上東京去了。正是:撞碎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明·吳承恩《西遊記》第92回:“連忙上馬,開了山門,找路而去。這一去,正所謂:暗放玉籠飛彩鳳,私開金鎖走蛟龍。”明·無名氏《檮杌閑評》第5回:“拜畢,便抱了孩子,跳上馬夾一夾,那馬如風似電的向北去了。正是:摔碎玉籠飛彩鳳,掣開金鎖走蛟龍。”明·無名氏《征播奏捷傳》樂卷:“應龍接旨,叩首望闕謝恩,即回播州而去。正是:打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明·無名氏《玉閨紅》第7回:“此時不走等待何時,無奈掙紮著起身,輕輕摸了柴門,拔關起插,溜出門來。正是:打開樊籠飛彩鳳,扭斷金鎖走蛟龍。”清·錢彩《說嶽全傳》第44回:“那秀才迭兩個指頭,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打碎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清·吳璿《飛龍全傳》
第5回:“桂英又磕了一個頭,立起身來,跟著嘍羅下山去了。正是:劈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清·無名氏《粉妝樓全傳》第10回:“二人關會明白,章宏悄悄起身,出了宅門,一溜煙直往羅府去了。正是:打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清·無名氏《春秋配》第6回:“看看天色將明,隻得再奔前走,尋個安身所在便了。正是:劈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清·無名氏《二度梅全傳》第8回:“帶了幾個隨身丫頭,年長的老蒼頭,步行走出門外,來至河邊。梅芳接住,迎入舟中。即刻開船,往山東而去。正是:劈開玉籠飛彩鳳,掙脫金鎖走蛟龍。”清·無名氏《三春夢》第10回:“吳傑悄悄下了榻,密密出了衙門外,忙忙走至總鎮府內報信。正是:打破玉籠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蛇龍。”清·無名氏《雲鍾雁三鬧太平莊》第20回:“遂同紅元豹收拾了行李、衣服,雇了牲口,曉行夜宿,一直奔走杭州西湖雲了。正是:打破玉籠飛彩鳳,遁開金鎖走蛟龍。”清·無名氏《說唐演義全傳》第43回:“秦王十分感激,提刀上馬,即回牢口關去。正是:踏碎玉籠飛彩鳳,放開金鎖走蛟龍。”清·無名氏《好逑傳》第2回:“獄官不敢推辭,隻得領命,到通政司去達上。隻因這本一上,有分教:打碎玉籠,頓開金鎖。”清·無名氏《情夢柝》第11回:“若素即與采綠扮起男妝,將行李搬至舟中,拜別卜氏,從後門走了。正是:劈破玉龍飛彩鳳,頓開金鎖走蛟龍。”清·無名氏《蜜蜂計》第1回:“遂站起身向外而行,猶如喪家之犬,漏網之魚。正是:打開玉籠飛彩鳳,頓斷金索走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