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睜開眼睛,茫然地看著四周,簡陋的老式辦公桌椅,木製門窗,還有土到掉渣的水泥地麵。
什麼情況,眼睛一閉一睜,我已經不是我。
接收完腦子裏突然出現的記憶,張偉終於明白,自己穿越了,到了1956年,成為第三軋鋼廠下屬紅星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也是紅星醫院唯一的外科醫生。
前生他是一名本碩連讀的醫學生,剛剛到醫院實習。
誰知道,就因為值班累了,趴在桌子上眯了一覺,醒來就變成了紅星軋鋼廠的廠醫。
1956年,國家剛剛完成公私合營,規模擴大,作為一座萬人大廠,原來的廠醫務室也順理成章地擴建成了醫院。
說是醫院,其實就五間房子,比鄉衛生院還不如。
張偉看著自己所在的外科辦公室,雖然簡陋,但是熟悉的白色,讓張偉剛剛穿越過來的心情多少有些安慰。
張偉有些茫然,不知道來到1956年,能幹什麼。
這個年代,對普通老百姓來說,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他們過上了祖祖輩輩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可是,對於張偉這個後世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磨難。
沒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沒有紙醉金迷的夜生活,就連吃肉、吃白麵饅頭都成了奢侈生活。
不對,即便是後世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紙醉金迷的夜生活,也和自己無關。
好吧,如此算下來,就隻是吃不上白麵饅頭和肉。
這對一個肉食動物來說,真是一種折磨。
好處也有,那就是不用為工作發愁,鐵飯碗,一份讓百分之九十的北京人都會羨慕的工作。
2024年的就業環境有多麼惡劣,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會明白,他一個本碩連讀的醫學生,為了拿到醫院的合同製名額,連續義務加班,替主治醫生值班。
微薄的實習補助,還要用來買好護士姐姐們。
這一世,因為前身是跨國鴨綠江的誌願軍衛生員轉業,又是紅星醫院的唯一的外科醫生,綜合評定之後,廠裏給定崗工資14級,48.5元。
在這個年代,絕對屬於高工資。
紅星軋鋼廠是一個一萬多人的大型鋼鐵工廠。
整天和鋼鐵打交道,難免有磕磕碰碰的外傷出現。
根據前身專業到紅星醫院,一個月來的經驗,基本上每天都會有三四例擦傷、刮傷的患者。
“張醫生!快,有工人受傷了!”一個小護士跑進來喊道。
“來了!”張偉趕緊起身,快步來到處置室。
處置室裏,一名三十多歲的工人,捂著一隻還在滴血的手,臉色慘白,額頭隱隱有汗珠滲出。
“你把手拿開,我看一下!”張偉鎮靜地說道。
無論是前身,還是張偉,對這樣的外傷,都已經習以為常。
張偉拿著鑷子,仔細檢查了一下傷口,隻見工人手掌中間,有一個三角型的傷口,正在呼呼冒血。
“你活動一下手指!”張偉皺了一下眉頭,吩咐道。
工人不明白什麼意思,但還是老老實實地按照張偉的要求,動了動手指。
“張大夫,老李的手沒事吧?”陪他來的工友,關心地問道。
問完又歎了口氣說道:“唉!老李都是為了救我才受的傷,這要是········”
“沒事,沒有傷到筋骨,我幫你縫合起來,這段時間不要沾水。”張偉鬆了一口氣。
傷口縫合,這個他在行,可萬一傷到神經或者骨頭,那就隻能轉院。
無論是為病人考慮,還是為自己,他都不希望自己穿越過來的第一個病人,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