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2章 讓人扼腕長歎(1 / 2)

慶豐二年冬,司空、寧國公、太子太傅慕淇君病薨,帝罷朝三日,親著喪服,以示其哀。三軍慟嚎,四海痛哭。

聖旨傳達之際,聞者皆是落淚哀哭。大殷上下皆著喪服,上至女帝,下至庶民,皆不約而同自發為他穿了一襲白衣。出殯之日,全國各地街道皆是跪滿了白衣人,即使在遙遠的地方,也在為這個男子痛哭送葬。

舉國痛哭聲,滿城白衣人,送他歸黃泉。

古往今來,即便是千古聖君帝王,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得到如此待遇。

慕淇君,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傳奇,一個一生都在寫著傳奇的男子。

《慕司空列傳》有評曰:

慕司空慕淇君,棟梁之才,股肱之臣,三帝之師,六帝重臣。

淇出身望族世家,鎮國公嫡子,敏慧夙成,八歲,以八十一僧人抵十萬叛軍守鄞城而聞名天下。其人算無遺策,多奇謀,平生未逢敵手。人喜謂之奧君公子,天下女子皆傾慕不已。

時人歎曰,司空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得司空,得天下。

淇少時便深受嘉寧帝、孝康仁皇帝信賴,臨終托孤,八王之亂有大功,奈何思順帝少崩,又於亂世助皇四子登大位。帝龍體違和之際,淇又以一己之力助女帝登位,力挽狂瀾。

然英年早逝,無子,絕後,哀哉,天妒英才!

少帝尊淇為師,暮年提及淇亦是老淚縱橫。

慕司空,六帝之臣,千秋之功。

從此,司空之位空懸,大殷朝再未有人出任此職位。

奧君公子的死,對大殷上下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大家能做的也隻是記住這個人,但再也不敢提起,因為太讓人扼腕長歎。

此後,女帝著太子監國,深居乾明宮,鮮少踏出宮門。而那醒了的皇帝公冶翊哲也正是居住在乾明宮,同女帝瓜田李下,實在是招人口舌。

事實上,看看太子殿下的長相,大家就明了了。

女帝和皇帝是一對,誰人不知啊?太子殿下是女帝和皇帝的孩子,誰人不知啊?

事到如今,國泰民安,連慕淇君都默認了他們的關係,連雲太後都不介意,大家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何況,人家一家子都是皇帝,你能耐他何?

當年的往事也揭開了,原來孝康仁皇帝同公冶翊哲是同父同母,公冶燁胤和公冶翊哲更是一家人了,這就是他們自家人的事了,便是有個別為思順帝抱不平的,也偃旗息鼓了。

慶豐三年六月,雲陽公主下嫁瑞孫懷靖。雲太後收瑞孫懷靖亡妻為義孫女,與雲陽公主平妻。

唯一頭痛欲裂的就是太史監了,這明擺著公冶昭是溫蘇心和公冶翊哲的孩子,可天下人都隻知道公冶昭是溫蘇心和思順帝的孩子,也就是說太子的老子不是他老子,太子的四皇叔祖才是他老子!

太子的老子是皇帝,太子的老娘是皇帝,太子的大伯是皇帝,太子的堂兄是皇帝,太子的老娘嫁了太子的堂兄,太子的舅舅娶了太子的姐姐……

頭好疼!

太史監的官員互相看一眼:貴圈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