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回 派 婚配女英豪(1 / 3)

雁門關外一戰之後,楊令公威震敵膽,遼軍輕易不敢再來犯關,為令公夫婦爭得幾年全麵治理代州的時間。

現在,代州軍事方麵:關防工事已徹底完善,無懈可擊。關內外五十裏之內的山頭、溝豁、樹林、洞穴都已繪製成圖。軍中各級將領皆對地形了如指掌。軍隊方麵:四萬人的楊家軍,子弟兵占一半以上,軍中各級將校、統領全是甘心忠於楊家的火塘子弟、江湖義士。在嚴明的軍紀約束下,四萬人整齊劃一,作戰勇敢,令行禁止,與當地百姓魚水相處。軍事素質上:士兵人人都會熟練地使用兩種以上常規兵刃作戰。都會幾招迅速製敵於死地的絕招,單兵作戰能力極強。為減少兩軍混戰中士兵的傷亡,令公將師祖的‘羅漢陣’陣法引入軍中,在實戰中,無論是二人、三人、四人、五人乃至數百人,數千人都能做到進退有矩,攻守有方。且能白天隨旗、夜晚隨燈,隨時變換陣法,指揮起來得心應手。

軍事上無慮以後,令公在民事治理上也有了作為,在城內實行‘裏、甲’管理,鄉村實行村內自治,村外聯防。使代州的工、商、士、農都能安居樂業。還組織輪休的士兵與民工一起,在境內修了一條農田灌溉渠,引滹沱河水入境,使大量荒地複耕,旱田成水澆地。這些舉措使代州逐漸地肥、民富、人丁興旺,全州人口激增到十餘萬人。

十幾年來,令公家中也是喜事連連,人丁激增。夫婦在代州生養了六子二女,即二郎延定、三郎延輝、四郎延朗、五郎延德,六郎延詔、七郎延嗣、八妹延琪、九妹延瑛,加上大郎延平,共有七子二女。

春去秋來,光陰如梭。楊門七子二女都已長大。令公趁關上無事,委托王貴代理軍務,與妻兒去五台山清涼寺探望師祖。目的是想請閑雲大師與孩子們講析‘羅家槍法’,因七子中除延德愛用雙斧外,其餘都是用槍。自己雖然刀法純熟,對於槍法卻不太精通,怕傳授有誤。

閑雲大師年近百歲,仍神采奕奕,體健如昔。老人家用了十天時間,給楊家諸子詳細解說羅家槍一百零八招的精秒所在。而後,又以慢動作一招一式地教諸子演練。大二三四郎本來習槍有年,輕車熟路,學如錦上添花,精益求精。五郎延德的斧法學自鬆果師叔祖,這次又經過十餘天的點撥,已達爐火純青之地。六郎、七郎藝剛入門,學習更認真,特別是延昭,聰慧絕頂,能舉一反三,深得大師寵愛。

令公辭行時大師言道:“老衲細觀諸公子,皆能成大器;大郎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且兩耳垂大,有一朝君子相;五郎延德臉方、唇厚與我佛有緣;六郎延詔豹頭虎目,龍行虎步是將帥之材。不過、、、、、、唉!不說也罷!”令公道:“楊家與吾師幾代相交,情同骨肉,師祖有話請講不仿!”大師閉目一會兒乃道:“諸子中有一半壽恐不永,宜及早成家。上天有好生之德,或許能留下一子半女,也未可知。公要留心,阿彌陀佛!願我佛慈悲楊門!另外,下山時可將延昭、延嗣留下,老衲歸佛之前再為楊門造就二個有用之材吧!”令公道:“繼業本有此心,因念及師祖年事已高,羞於開口,既師祖尚有此雅興,繼業求之不得!有勞師祖了!”道罷,深深施了一禮,下山而去。

令公素來信服閑雲大師的預測。就把為子早點娶妻的事放到心上。一回代州就對佘賽花道:“師傅叫我們早日為孩子娶妻,一時去哪裏找許多合適的女子?真是兒多麻煩大!”賽花道:“這就叫‘平時不燒香,臨死抱佛腳’,平時你隻關心兒子們的武功進境、文采的高低,何時想過娶妻之事?”令公道:“夫人此言差矣!子女教育是為夫的分內之事,至於嫁娶之事嘛、、、、、、理應夫人操持才是!”賽花接口道:“如此說來,你的妻子竟是當年婆母她老人家出麵定下的了!”道罷哈哈地笑個不已。令公語塞多時才不悅地道:“夫人之意是叫本帥遍訪親友之家,看誰家有淑女待嫁?還是讓本帥下令諸將為帥子覓妻!真是豈有此理!”賽花見令公動怒才道:“開個玩笑嘛,何必當真!其實本夫人早已心中有數,不知老爺願聞呼?”令公轉怒為喜道:“願聞其詳,洗耳恭聽!”賽花道:“大郎已定娃娃親,二郎已有意中人,三郎也有人提親,四郎的暫存師姐處,五郎嘛、、、待辦完四郎的事再議也不遲!夫君還是多操心國家之事,淨等當現成公爹吧!”令公道:“看來是下官錯怪夫人了,下官這就傳楊洪擺宴席,給夫人賠禮,與夫人道歉。”“罷了!罷了!母為兒操心,無須他人謝!”佘賽花笑道。

大郎延平的娃娃親是在做滿月時就定下來的。延平出生是火塘砦的一件大事,慶滿月時自然是高朋滿座。酒席上,賓朋祝賀楊袞喜得貴孫,稱讚大郎相貌喜人的好話不絕於耳。唯有杜柏英的話最出眾,他對楊袞道:“可惜老杜家沒有孫女與大哥結秦晉,眼看如此讓人喜歡的乖孫子,成為別人家的乘龍快婿,實在是心有不甘!”道罷還煞有介事地長歎了一口氣。隻惹的眾人大笑不止。王柏堂也湊趣道:“杜老弟大可不必,望孫歎興!繼業賢侄年歲尚青,必能再生二郎、三郎、乃至八郎九郎也說不定。你既心有不甘,何不預先向繼業侄兒定下一個孩子,待國顯侄兒生下女兒時議親。”眾人又是哈哈大笑。哪知杜國顯非但不怪,反而認真地端起一杯酒,對王柏堂道:“這杯酒先謝師兄保媒!”道罷一飲而盡。而後又端起一杯酒對楊繼業道:“你小子意下如何!”楊繼業深知杜叔叔是個老頑童,也就不假思索地接過酒一口咽下道:“多謝杜師叔賜親!愚侄高攀了!”【此事眾賓客都當是笑談,豈知日後杜國顯妻子果生一女,與七郎了卻一段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