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古堡驚魄滅門案(1 / 3)

公元一二五九年六月初三,盛夏的江西瓷都天陰的很重,夜幕提前一個時辰降臨,偏偏又無一絲風,悶熱難當。

景德鎮巡檢司捕頭羅浩牛飲般咕咚、咕咚喝下半壺涼茶,仍覺得混身燥熱坐不住,他伸了一下懶腰百無聊地向門口走去。在過道與兩位客人漫不經心擦身而過時聞到一絲淡淡的膻氣,心裏一激靈暗道:“蒙古韃子來此何為?”不由又警惕地瞟了已進入院子的兩位客人一眼。當看到其中一人提著用藍巾包著的小方匣時,心又坦然了。

羅浩綽號叫‘三眼雕’,是已故古陽縣總捕頭羅大剛的獨生子、副總捕頭‘神眼猴’的唯一弟子,從小即隨乃父在六扇門出入,十八年前就任景德鎮巡檢司捕頭後,抓匪緝盜破案無數,把景德鎮治理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平時閑暇無事常到巡檢司隔壁的‘萬源客棧’前廳品茶消磨時光。這幾年蒙古人不斷攻占大宋國土,戰場雖在千裏之外,羅浩對來景德鎮的蒙古人還是深具戒心的!他本欲跟這兩人入客舍查問一番,當看到客人手中提的是‘童家堡’專用瓷器包裝巾時又放棄了查問的打算。因為他知道景德鎮是天下聞名的瓷都,每日來此做瓷器生意的三山五嶽、四瀆八荒的客人品流很雜,甭說是蒙古人,就是大腹便便的波斯人、穿著木幾的東瀛人也不稀奇。何況,自從楊宗勉告老還鄉落戶童家堡後,在堡下寒水潭畔蓋了一座‘楊府別院’改行做生意,景德鎮的瓷器售賣生意有七成由楊家來做,目前‘楊府別院’的當家人是楊宗勉的長子楊文賢老員外,此老武藝高強、慧眼如炬從不與歹人做生意,這兩位蒙古人既然在楊府別院拿到瓷器樣品,定是正兒八經的生意人,無需自己多心,還是趕緊回家衝個涼水澡衝刷一身臭汗是正事!

夜二更末,狂風大起、雷鳴電閃,暴風雨降臨景德鎮。楊府別院的巡夜家丁全進屋躲雨,碉樓上的瞭望哨亦放下了擋雨窗簾,全院人都因暑氣稍退而安然入睡。

三更初,四個黑衣人敏捷地從高牆落地,分頭竄向碉樓、巡丁值夜室、門房。未幾,府門被悄悄打開,又有十幾條黑影竄入,分頭逐室搜尋,不分男女老幼,見人就是一刀、、、、、、暴行進行了一個時辰留下滿院屍體才悄然撤離。

第二天早飯後,住在童家堡的帳房先生老胡到別院上值,看到大門此時尚未開啟十分驚疑,急拍門環見無人應答,奮力推時發現門未上插就閃身入內進門房查看,瞧到門丁血淋淋的屍體驚得魂飛魄散,發瘋般衝出大門高喊著:“殺人啦!、、、殺、、、、、、。

羅捕頭聞訊帶捕快來到時,門前已聚了二十多名童家堡的堡丁及不少圍觀的閑人。童家堡堡主童正陽見官役來到,忙鐵青著臉迎上道:“童某雖是楊家近親亦不敢擅入凶殺現場查看,羅捕頭既到老夫請求隨行入內!”羅浩道:“童堡主乃是屍親理應查看現場!請吧!”這時,人群中一位學子打扮的年輕人亦要隨入,被捕快毫不客氣地攔住。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氣急敗壞的羅捕頭同眼淚漣漣滿臉悲憤的童堡主出了院門,羅捕頭道:“不是羅某驕情,似這種屍橫六十三具的滅門慘案實非我這區區巡檢司能夠處理,請童堡主節哀息怒等縣太爺親來處理吧!”

半下午,古陽縣令潘大人帶人役匆匆趕到,顧不得落汗就帶仵作、刑名師爺急急入院勘查。楊府別院是座四進雙跨的深宅大院,主偏房有百五十間之多,當勘查到最後一進院時,夜幕已降臨。羅捕頭剛要喝令捕快掌燈,縣總捕頭姚雷發現主房內突然亮起燈火,急忙拔出腰刀護住縣令,暗示羅捕頭戒備。羅捕頭手拿戒尺閃身門側勵聲高喊:“古陽縣令潘大人在此勘查現場,室內何人?速出來接受勘問!”“小生來也!”隨著話聲從室內出來一位文質彬彬的玉麵書生。姚雷瞧此人聲音宏亮,腳步沉穩全無酸書生弱不禁風的形態,不敢大意用刀一指喝道:“見了縣尊不下跪,何以膽大如斯也!跪下!”潘縣令瞧此人眉清目秀書生氣十足,和氣地道:“此非縣衙大堂,站著回話也罷!你是何人?為何待在凶殺現場,室內還有他人否?”那書生道:“回大人話,小生乃此院主人堂孫楊再賢是也,昨日由三元來此探親,夜宿鎮上客棧,今朝驚聞惡耗,即入院查看,如今主房之內除堂祖母二老遺體外別無他人矣!”“此院前門有崗,後門上鎖,周圍有巡哨戒嚴,我記得早上曾在門前見過你,說!你是如何潛入院子的?”楊再賢望了羅捕頭一眼道:“三眼雕果然好眼力!佩服!不過你的部下不知東邊的小角門沒上鎖,小生就由此門而入。”潘縣令不悅地瞪了羅捕頭一眼道:“你一介文弱書生,竟敢隻身在這屍橫遍地血流漂杵的深宅大院滯留數個時辰,未免驚世駭俗,令人起疑,雖是屍親亦不無嫌疑!來呀!將此人暫行羈押,待勘查完畢再行細審!”楊再賢大聲道:“且慢!學生有見官不跪的秀才功名在身,又是世襲的皇封三元候,在自己的堂叔祖宅中查看遇難現場,並無違情悖理之處,潘大人據此羈押小生似乎不妥吧?”潘縣令一驚忙客氣地道:“秀才公既有世襲候爺身份,倒是下官失禮了!這、、、這、、、、、、請楊候爺隨意吧!待在下官勘查完畢再與候爺陪話,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