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燕王歸來(1 / 2)

清晨,北平城外的地平線上一輪明日正緩緩升起。朦朧的日光穿過雲層照在大地之上,淡淡的晨霧播撒人間,透過陽光的照射,好像金色的夢幻。

忽然,城門外忽然傳來陣陣馬蹄聲,不一會,地平線上浮現出幾道人影。為首之人,身著黃色袍服,上麵繡著飛舞的流雲,腰間別著一柄馬刀。麵相看上去並不英俊,甚至可是說有些醜,但是卻有一種無法形容的威嚴。

在他的身後跟著三個同樣騎著快馬的人,相貌看上去倒是與這領頭之人相似,不過倒是年輕了不少。三人身後跟著一輛馬車。周圍十幾名身穿盔甲的護衛隱隱的成犄角之勢將馬車與那四個騎馬之人拱衛在中間。

一行人很快來到北平城下,隻見一名護衛快速上前,高聲喊道:“燕王歸來,速速打開城門!”

是的,這一行人,便是剛剛從南京方向剛回來的燕王朱棣及其家眷和一幹護衛。

護衛喊聲剛落,城頭上探出一個頭,他打量了一下叫門之人,又立馬縮了回去。不大一會,城門緩緩打開,隻見一個將軍裝束的人帶著幾名士兵迎了出來。那將軍一眼就看到了朱棣,連忙上前單膝跪地,行了一個拱手禮,道:“末將不知燕王殿下歸來,未能遠迎,還請殿下恕罪。”

為首之人揮揮手,道:“不妨事,快快將路讓開,本王要馬上進城。”雖然朱棣並沒有什麼要發怒的意思,但是聽他的語氣,卻著實不怎麼好,似乎是有著幾分怒氣,同時夾雜著三分怨氣。

那守門將軍不敢怠慢,他也是個人精,自然能聽出這位燕王殿下的心情並不是那麼美好。他可不敢有半分遲疑,若是惹怒了這尊大神,自己絕對吃不了兜著走。當下他極為明智的趕快讓到一邊,將燕王一行人放了過去。

燕王的馬隊剛剛經過,這位將軍就發現不對了。雖然隻是一瞥,但他還敏銳的察覺到,不僅僅隻是燕王,連燕王身後的三人臉色也都不怎麼好,仿佛是吃飯結果在飯裏吃出了蒼蠅一般。他在這北平已經有很多年了,自然認識朱棣身後三人便是他的三個兒子。

馬隊大搖大擺的進了門,轉瞬便消失在了街角。那守門將軍指揮著下屬將城門關上,同時將目光投向了燕王一行人消失的地方,低聲自言自語道:“這又是誰惹這尊大爺生氣了,看來還不是小事。”搖搖頭,他不在糾結這些事,他隻是個小小的守城官員,至於皇室的那些事,還是不要過多的關心才好,免得招來殺身之禍。

慶壽寺。

王小明已經在慶壽寺裏居住了有幾天了,寺裏的和尚對於他這個吃白飯的人都是非常的好奇。當然,好奇中還夾雜著幾分不滿,畢竟王小明既不是寺中的僧人,也不是為寺裏打雜幹活的雜役。卻要分一份糧食,不論是誰,恐怕心中都有幾分不滿。當然,他們也僅僅隻是不滿罷了,並沒有人說出來。一來,王小明隻是個孩子,縱使他全力以赴的吃,又能消耗多少糧食呢?第二,這個小子雖然整天正事不幹,但是卻整日與住持來往,對於這些內心並不平靜的僧人來說,得罪住持絕對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其實他們也很好奇,這個小子究竟是憑什麼被住持看好?廟裏的僧人經常可以看到住持大人毫不留情的批評這個小子,而這個小子不但不惱,反而還覺得被批評是理所應當。真是奇事一件!

王小明並不在意其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又何嚐看不出其他僧人看著自己的目光充滿了不解。但那又如何,六百年後有一句話說得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他王小明就是,走自己的路,讓和尚看著吧!

王小明現在正朝著道衍的房間走去,又到了他每天向衍學習的時間了。這幾天以來,道衍詳細的向他講述了天下大勢,以及當今朝廷的政治軍事製度。按道衍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若是想要顛覆當今天子的統治,那麼僅僅依靠武力是不夠的。雖然在王小明看來槍杆子是革命的本錢,但是奈何他還沒有這個本錢。況且,他也不得不承認,道衍的才學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博古通今。自己所了解的不過是史書上並不詳細的記載,而道衍,則是真正的了解這天下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