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建文帝的決定(1 / 2)

朱棣最終還是平安的離開了朝堂,不知是出於什麼心態,齊泰,黃子澄等人對於朱棣這囂張的態度和行為仿佛沒看見一般,就這樣結結實實的當了一回旁觀者。平日裏在地圖上運籌帷幄的所謂謀略家實際上也就這麼點水平而已。

當然,朱允炆的手下也不僅僅隻是齊泰,黃子澄之流。事實證明,忠心而且有能力的臣子還是有的。戶部侍郎卓敬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眼看著朱棣大搖大擺的離開,他再也忍不住了。身為人臣,他絕不是朱棣,道衍那些整天想著如何幹掉自己“大老板”的人。因此,他爆發了。

“陛下,燕王行事囂張,而且對您多有不敬,如若現在不做些什麼,恐怕日後必有大患!”

朱允炆看了卓敬一眼,淡淡地說道:“愛卿多慮了,燕王雖然為人乖張,但是他還沒有公然與朝廷作對的魄力。”

“陛下此言差矣”卓敬再拜道:“燕王早已有不臣之心,況且他手中掌握著大量的軍隊,又是戍邊之將,萬一他真的有什麼不法行為,那麼對於朝廷來說也必然是一個極大的麻煩。”

朱允炆緩緩地搖了搖頭,說道:“愛卿此話也有道理,但是不要忘了,燕王不論有什麼心思,他畢竟是我的血肉至親。縱使有一天他不仁,但是朕也不能行不義之事。況且,你所說的,也都隻是猜測而已,時至今日,我們都沒有半點能夠證明燕王有反心的實質性證據。所以,這樣的話以後不要輕易說。”

卓敬萬萬沒想到朱允炆居然會因為這種有些可笑的理由就反對自己的意見,他高聲說道:“陛下,天子殺人,何須理由?況且燕王多行不臣之事,天下有目共睹。如果陛下您現在猶豫,日後恐怕會釀成大禍。”

卓敬的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一時間有更多的大臣紛紛上奏,要求就地幹掉朱棣。就連現在的魏國公****祖都站出來說話了“陛下,您也知道,舍妹正是燕王王妃,從她那裏我也得到了很多燕王的情況。我隻能說,如果現在不盡早做準備的話,恐怕就晚了。”其實,正常情況下,****祖應該是不會這樣針對朱棣的。畢竟朱棣是他的妹夫,他是朱棣的大舅子。但是,****祖忠誠於朱允炆,而且極有能力,看人的眼光極準。連他都這樣說了,可見他對朱允炆的忠心那真是日月可鑒。

朱允炆沉默了一下,****祖不是別人,名將徐達之子,他的能力朱允炆是很清楚的。但是,朱允炆還是不敢輕易地相信他。畢竟,相比於自己來說,朱棣與****祖之間的關係仿佛應該更好一些。所以,朱允炆還真的不敢過於相信****祖。這也是為什麼在後來的那場戰爭中****祖一直受不到重用。

最終,建文帝還是堅定地搖了搖頭“不可,燕王畢竟是先皇之子,又是朕的叔叔,如果沒到最後撕破臉皮的地步,我是絕對不能做不義之舉的。”

戶部侍郎卓敬氣的跳腳“陛下現在顧及親情而不忍對燕王下手,但是陛下難道忘了隋代的楊堅,楊廣了嗎?楊堅、楊廣兩人難道不是父子嗎?但是那又如何?難道父子親情就阻止了楊廣弑父了嗎?!”卓敬這話就說的極重了。隋煬帝楊廣,這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史書對他的評價無非就是昏庸,荒淫這些詞彙。後世人多認為楊廣是通過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和兄長才得到了皇位。當然,這隻是推測,並沒有實質的證據。卓敬以楊堅楊廣父子二人的事來勸誡朱允炆,顯然是在告訴後者:父子尚能反目成仇,何況叔侄?

朱允炆冷哼了一聲,他如何聽不出卓敬話裏的意思?他瞪了卓敬一眼,說道:“大膽!你怎敢如此離間我們叔侄二人?況且,楊廣雖然不顧親情,但朕卻不是楊堅。此事就此作罷,不要再說了!退朝!”說完,朱允炆直接拂袖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