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史書上留下這樣一段話“洪武三十二年,李景隆攻北平,與仁宗相決。是時,陳國公年方十三,鎮張掖門。會敵軍襲殺,力戰,以火器斃敵。”
而王小明卻總是對人說“那是我第一次殺人,但是我卻絲毫沒有半點愧疚。是的,我很恐懼,但卻一點都不覺得我做錯了。仿佛我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他想要殺我,我一槍爆了他的頭。”
戰爭會改變一個人,或是讓他變成瘋子,或是勇士。
……
北平城頭。
王小明還保持著扣動扳機的姿勢,他殺人了,殺人了!第一次,他就這樣看著一個鮮活的生命在自己的手中化為虛無。說真的,王小明心中並沒有什麼後悔,而是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就好像自己隻不過是殺了一隻雞一樣。
不過,第二秒,王小明就頭一歪,大吐特吐起來。那紅白相間的場麵以及濃烈的血腥味無不刺激著他的神經。這倒是很正常,畢竟王小明還是一個正常人。麵對這種場麵,即使是有準備,他一時間還是難以接受。
不過,這裏是戰場,不會給王小明以適應的時間。況且,恐怕除了他一人之外,這世上再沒有沒見過血的將領了。
戰鬥還在繼續,雖然衝上張掖門城頭的南軍士兵勇猛,但是人數卻不多。再加上北軍知道如果北平城破,他們絕不會有好下場,所以他們一個個的都是拚了命的死戰。
在那十幾人被北軍砍死之後,南軍就沒能再次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而不僅僅隻是一個張掖門,順城門等其他的八門在開始是的慌亂之後,都是穩住了陣腳。憑借著北平城防堅固的優勢,一時間兩軍居然打得非常激烈。
仗打到這個時候,已經算是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李景隆的憑借,就是以五十萬為單位的大軍,而朱高熾則是靠著信心與意誌在苦苦堅守。
現在的兩方都是在支撐著,雖然看樣子似乎李景隆更輕鬆些,但是他的損失也比朱高熾大。這場攻防戰打到這個時候,就看哪一方先退卻了。
終於,李景隆按捺不住了,久攻北平居然毫無建樹。從清晨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下午,自己損失了不少人馬,可是每一次快要看到希望的時候,自己就會深深地失望。再這樣打下去,也不會有結果,還不如休整一番,明日再戰。他相信,就憑借自己的大軍,足以將北平這座城池踏平,隻不過,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一點時間。
李景隆鳴金收兵,南軍頓時宛如潮水一般退去。即使是撤退,那種氣勢也令人望而生畏。
眼看著南軍撤退了,北平城頭上的守軍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打了這麼長時間,雖說每個人都在拚命,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做到置生死與度外?
與士卒們的歡呼不同,朱高熾還有鎮守各處的將領們可並沒有什麼放鬆的表情。小兵們看不出,可是他們哪裏看不出南軍這隻是戰略性的暫時休戰呢?李景隆依舊保存著大量的有生力量,況且,今天這場守城戰役,北平守軍可以說是全力以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今天能夠抵擋住李景隆,完全是守軍士氣被激發的緣故。可李景隆明顯不僅僅是有著再戰之力,如果他每天都像這樣全力攻城,恐怕守軍就要崩潰了。
朱高熾知道,類似於今天這樣的戰鬥力與戰鬥意誌,如今的這些守軍不可能再度施展出來。但是反觀李景隆,他今天雖然損失不小,但是對於一個統領五十萬大軍的人來說,恐怕連小傷都算不上,頂多算是被蹭破點皮。但是這點小打小鬧算得了什麼?朱高熾敢確定,明日李景隆定然還會卷土重來。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北平就真的危險了。
看著徐徐退去的南軍,朱高熾的眼中劃過一抹前所未有的凝重。父親,這個任務,還真的是非常艱巨啊!
北平,燕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