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國的大地上,李景隆帶領著大軍緩緩的在呼嘯的寒風中行進著。他們沒有目的,因為他們的主帥李景隆也不知道他們究竟要去哪裏。
李景隆根本就不知道朱棣究竟在哪裏,現在的他也終於體會到了當時陳暉的心情了。
更讓李景隆感到無力的,是南軍士兵們的情況。南軍士兵孱弱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但是李景隆萬萬想不到他們居然會孱弱到這個地步。
他們自從兵出德州到現在,還沒有看到過敵人。但是就是這樣,南軍士兵現在也是疲弱不堪。而且,大同地屬北方,這個時候天氣非常寒冷,而南軍多數都是南方人,根本就受不了這樣的天氣。再加之連日行軍的疲勞,已經有不少士兵被凍死凍傷。
“大帥,如果再這樣下去,恐怕我們還沒有找到朱棣,就已經喪失戰鬥力了。”瞿能看著那些被凍得麵色有些發紫的南軍士兵,無不擔心的說道。
李景隆微微點了點頭,現在這個時候他也已經沒有了辦法。天氣嚴寒,這並不是他所能夠掌控得了的。另外,他也實在沒有想到朱棣居然也會不戰而退。他本來就是打得合圍朱棣的主意。但是,他顯然在狡猾這一個特質上低估了朱棣。所謂“兵者,詭道也。”以朱棣的性格,既然能夠玩陰的,他絕對不會搞什麼正麵對抗這種把戲。
李景隆並不了解朱棣,至少不像朱棣了解他那樣。於是,他又一次吃到了苦頭,不但沒有找到朱棣,還連累自己的士兵們出現了不小的損失。這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無奈之下,李景隆隻得率軍反悔德州,他已經不能夠再令軍隊的損失進一步擴大了。
……
走在前往居庸關的路上,朱能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了。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朱棣的做法究竟理由何在?圍攻大同,但是麵對李景隆的援軍卻不戰而退,這似乎根本就不符合朱棣的性格。
麵對朱能的疑問,朱棣微微一笑,說道:“李景隆此人我了解,他雖然膽小懦弱,但是卻又有幾分自大。雖然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我的對手,但是麵對可以夾擊我軍的好機會,他是不會放棄的。”
朱能點了點頭,的確,不要說李景隆,就算是自己,麵對這種絕好的戰機,那也是必然會毫不猶豫的出兵的。
朱棣接著道:“你也知道,我軍現在並不能與全力以赴的李景隆對抗。所以,撤退是唯一的選擇。但是,李景隆卻不會輕易放過我們,他一定會帶兵追擊。但是,大同乃是苦寒之地,李景隆麾下士兵多為南人,較為脆弱。必然會不戰而潰。既然能夠兵不血刃的解決敵軍,我們為什麼要與李景隆正麵對抗?”說完,朱棣哈哈一笑,驅馬超過了朱能。
“二年春正月丙寅,王克蔚州。二月癸醜,至大同。景隆果由紫荊關來援。王已旋軍居庸,景隆兵多凍餒死者,不見敵而還。”這是記載於史書中的一段話,短短的幾個字,卻描繪了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的開始。
建文二年四月,南京。
朝堂之上,朱允炆麵無表情的坐在皇位之上。上到天子,下到庶民,他們都已經知道了李景隆戰敗的消息。當然,由於黃子澄的努力,有關於李景隆臨陣脫逃的消息還沒有公開。
看著朝臣們口水橫飛,朱允炆心中一陣沒來由的煩躁。他不明白,為什麼朝廷派出五十萬大軍,卻依舊敗給了朱棣。看李景隆傳回的戰報中,朱棣似乎是得到了寧王朱權麾下的朵顏三衛。關於這支蒙古軍隊的事,朱允炆也知道一些。他知道蒙古人的戰鬥力強悍,或許,這就是朱棣為什麼能夠擊敗李景隆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