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也會有如此狼狽的一天。李景隆的突然襲擊直接打亂了朱棣的陣腳。他的軍隊在人數上本來就不如李景隆,而現在又被李景隆配合平安兩麵夾擊,可以說,朱棣已經陷入了一個危險的境地。
王小明跟在朱棣的身邊,這個時候朱棣的身邊就是戰場上最安全的地方。這倒不是說朱棣武藝高強能夠保護他,在這種混亂的戰場上,朱棣連保護自己都難,哪裏有能力保護其他人呢?
之所以朱棣身邊是最安全的地方,這要功歸於朱允炆。正是這個家夥當初一道聖旨“請你務必不要讓我背負殺害叔叔的罪名啊!”一直在保護著朱棣,堪稱朱棣的戰場防彈衣。
而有了絕對防彈而且永不失效的防彈衣的朱棣,成了戰場的神話。不論戰爭多麼激烈,朱棣從來不會被人砍上一刀或者刺上一劍。說起來,這也算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大奇觀,戰爭中,不論一軍的主帥如何衝鋒陷陣,都不會被傷到一根汗毛。
而王小明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雖然這無形的防彈衣並不是穿在他的身上,但是至少跟在朱棣身邊,是不會有箭朝著自己招呼的。
王小明緊跟在朱棣身後,戰馬狂奔之間連續開弓左右馳射。然而,由於戰馬的高速移動對他的手感影響實在是不小,他幾乎都沒有辦法取準。雖然看起來他的氣勢不弱,但是所取得的戰果卻是不怎麼樣。
轉瞬之間,王小明箭袋已空,他略微停下戰馬,從馬鞍的插袋中再取一束羽箭,麻利的插入箭袋。做完這一切,他掃視了一下周圍的一切
環視一圈,王小明的臉色非常的陰沉。他能夠看得出來,現在的情況非常的糟糕。北軍所有的軍隊都已經被朱棣投入了正麵戰場,現在的他們正陷於苦戰之中。
而且,王小明還發現了一個要人命的問題。那就是他現在的位置,他從始至終一直跟在朱棣的身邊。但是,他卻沒有考慮到朱棣的想法,朱棣的風格從來都是進攻,所以,他們此時已經陷入極其危險的境況,他隨著朱棣深入敵境,已成為眾矢之的。南軍已經將他們團團圍住,隻等著拿下他們這些人來邀功請賞。
“殿下,我們已經被敵軍包圍了!”王小明大聲喝道。這個時候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非常不利的了,雖然他們的身邊也有著大軍相隨,但是,麵對李景隆那人山人海的戰術,這些人根本就起不到半點的作用。
朱棣根本就沒有聽見王小明的話,此時的朱棣也是渾身浴血。不僅僅是王小明在與南軍廝殺,朱棣也沒有閑著。因為他知道,這種情況下,等待別人來救自己是一件多麼幼稚的事情。唯一能夠救自己一命的人,就隻有自己。
他就如同困獸一般,奮死拚殺。與王小明一樣,朱棣也是先拿出弓箭射擊敵人。他的收獲就要比王小明更強一些了,畢竟是常年從事這種體育運動。怎麼也要比王小明這個戰場新手要強。
然而,再多的羽箭也有用完的那個時刻,很快,朱棣就射光了自己的所有羽箭。但是,那些朝著他衝過來的南軍士兵卻還是再繼續增加。
朱棣大吼一聲,拔出腰間的寶劍,對著一名南軍士兵的頭就砍了過去。朱棣一劍之下,那人頓時丟了腦袋。
接著,朱棣仿佛不要命一般揮劍亂砍亂殺,那狀若瘋狂的樣子,看了實在是讓人心驚。
所謂“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而對於朱棣來說,那就是“人在戰場飄,哪能不挨刀?”雖然南軍的士兵不敢將刀子朝著朱棣砍,但是,他們可以砍別的啊!
砍不到朱棣,朱棣胯下的戰馬就成了南軍士兵們發泄的目標。自朱棣帶人發起進攻到現在,他已經接連換了三匹戰馬,鮮血都已經染紅了他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