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燕王府。
今天的燕王府內一片歌舞升平,仿佛是過了年一般。當然,現在距離過年還很早。整個王府之所以會如此大張旗鼓,明顯是為了慶祝某些特別令他們高興的事情。
朱棣擊敗了李景隆,擊敗了朝廷,又一次。
而且,現在的燕王府,乃至整個北平都是知曉了大戰的整個過程。他們每個人都知道,朱棣在最艱難的時刻,獲得了上天的幫助。上天為了幫助朱棣戰勝李景隆,特意降下一場大風來為朱棣助陣。不論這個論調是有多麼的可笑,但是,至少現在每個人都在這樣以為。
說起李景隆,他現在可真的是被朱棣嚇破了膽子。別說是再次與朱棣陣前對戰,就是一丁點的反抗,他都是沒有了勇氣。
白溝河的再次慘敗讓他真正的認識到了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少。他知道自己的確不是朱棣的對手,他也不再想與朱棣再次麵對麵了。他率領著軍隊跑回了德州。
但是,他顯然是想的有些太簡單了,朱棣絕對不會這麼輕易地就放過他。
當初白溝河大戰剛剛結束後,迫於****祖的阻擋,朱棣的確是沒有成功的追到李景隆。但是,****祖再強,也隻是一時的,他的軍隊畢竟人數太少,而且,朱棣也是已經回過力來。他絕不會放任李景隆安然舒適的待在德州。
就在李景隆逃回德州沒幾天,朱棣再一次率領大軍感到。他要在這裏與李景隆再戰一次,他要徹底擊敗李景隆。
但是,朱棣卻是想錯了一件事。他想要再次與李景隆打上一場,但是他卻沒有考慮到李景隆的想法。
李景隆根本就不想打,或者說,不敢打。
聽聞北軍追了過來,李景隆二話不說就棄城逃跑,直接便是放棄了德州。不過,他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他忠誠的完成了為朱棣運送軍用物資的使命,給北軍留下了上百萬石糧食。以及多到數不勝數的鎧甲兵器。由此可見,李景隆的確可以說的上是朱棣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
王小明現在可以說是過得非常舒適,他在這場戰鬥中也算是出了不小的力氣。比如說,他那燒了李景隆帥帳的一把火,就讓朱棣非常的欣賞。而且,他也是受了傷,這就讓得他有了偷懶的機會。
借著這次負傷,王小明並沒有參與到追擊李景隆的軍事行動中。當然,朱棣是絕不會讓他就這樣閑著的。王小明雖然留在了王府,但是他還有著另一項重要的任務。訓練他的“大明火槍隊。”
其實王小明對於這種事情也是完全沒有頭緒,他隻是一個半路出家的半吊子統帥,甚至這個頭銜還是朱棣硬給他安上的。
事實上,他一直以來的願望都是想著要成為道衍那樣的角色,躲在後方,給朱棣出個謀,劃個策,那也就足夠了。但是,朱棣卻是將這領兵上陣的艱巨任務交給了他,雖然心中不願,但是王小明還是扛下了這個擔子,就算是為了他的野心吧!
不過,唯一讓王小明感到安慰的,就是自己還有一個幫手,也就是馬三保。比起他王小明來,馬三保才是真正的行家。他跟隨朱棣多年,也是對於排兵布陣有著深刻的了解。不然,他也不能在鄭村壩大戰時提出了正確的意見。而有了馬三保的幫助,王小明就能夠安心的做好一個甩手掌櫃了。
此時的王府,隨處可見王小明閑逛的身影。不過,現在他的形象可是不怎麼好。一條手臂被砍上了一刀,被繃帶包起來吊在脖子上。讓他感覺非常的不舒服。但是,總比訓練那些人使用燧發槍來的好些。
這不,他又一次將任務拋給了馬三保,獨自一人在王府中閑逛。這王府中每個下人都是知道了王小明這個家夥的厲害,他們非常清楚朱棣對於他的欣賞,所以,不論王小明怎麼四處亂晃,隻要他沒有惹出什麼麻煩,就沒有人敢於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