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已經率領大軍抵達了最後的戰場——東昌。盛庸知道,現在的他,已經是退無可退了。到了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了其他的選擇。他根本不可能後退,因為朱棣絕不會給他後退的機會。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與朱棣決一死戰。望著自己身邊的諸位將領,盛庸做出了一個令人不解的決定。
“此戰,棄守城池,背城一戰。所有人不得後退,後退者,將斬兵,帥斬將!”
盛庸此言一出,眾位將士一片嘩然。對於這個不許後退的命令,他們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放棄堅固的城池,轉而與北軍正麵對抗,這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
要知道,在這些南軍將領們眼中,朱棣的實力絕對是可怕的。正麵戰場上,北軍騎兵的衝鋒已經將他們打怕了。在他們心裏,或多或少都是對朱棣存在著一定的恐懼心理。這也是為什麼盛庸的決定會讓他們如此的震驚。
然而盛庸卻並沒有改變主意,他隻是靜靜地看著麾下將領們的爭論。漸漸地,盛庸的沉默引起了他們的注意。終於,他們的聲音慢慢變小,直到消失。他們不再爭論,而是用一種疑惑的目光看著盛庸。
盛庸的目光掃過了這裏的所有人,沉聲說道:“本帥相信諸位絕非貪生怕死之輩,燕王確實厲害,本帥也是自認不敵。但若一昧死守城池,任其侵掠而來又席卷而去,我等為人驅趕,何日方休?但請各位齊心協力,與其決一死戰,勝負雖未可定,忠義必可留名青史!”
將領們震驚了,他們沒有想到,盛庸這個平時不喜說話的人居然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這段話中的決心與血腥味甚至讓他們這些殺人不眨眼的人都為之戰栗。
盛庸看著似乎已經平靜下來的將領們,他突然緩和了語氣,說道:“我知道諸位懼怕燕王,沒關係。如今燕王十幾萬大軍已至。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並不阻攔,但若不走,唯有同我一途,戰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
他看著眼前的這些將領們,突然心中湧起了一股莫名的悲涼,在這場戰爭中,有多少人可以活下來呢,還能看見他們嗎?自己呢?
他以一種溫和的語氣結束了這次訓話“諸位珍重,望來日以富貴相見。”說完,盛庸轉身離去。
眾位將領抬起頭,默默地看著盛庸離去。他們聽出了盛庸話裏的含義。這一戰,要麼同生,要麼共死。
這個時候,盛庸那並不高大的身軀在他們眼裏忽然變得無比的雄偉。他們忽然安定了下了,燕王又怎樣,朵顏三衛又怎樣?在盛庸的帶領下,他們將會一往無前!若不能留名青史,那便戰死沙場爾!
他們都眼中忽然燃起了熊熊的鬥誌,不論是強大的朱棣還是可怕的朵顏三衛,都不能阻擋他們的腳步。
背城而戰,有進則無退,有生則無死!再也不能逃跑了,即便是為了軍人的尊嚴,也要決一死戰!朱棣又如何,朵顏三衛又如何?拚死一戰,即便埋骨沙場,也不足惜!
在這個時刻,所有的南軍將士們全都放下了朱棣曾經給予他們的恐懼。他們就隻想與朱棣拚盡全力的戰上一場,不論生死!
這樣的軍隊是可怕的,他們將會讓朱棣明白,這個天下,不隻是他朱棣一個人的舞台!
朱棣立於陣前。在他的眼前,是盛庸所帶領的軍隊。正如朱棣當初所料,盛庸軍中並沒有什麼騎兵部隊。反而步卒倒是占了絕大多數。
要知道,在騎兵衝鋒的時候,僅僅依靠步兵是不可能擋得住的。平原之上,騎兵的攻擊力是無可比擬的,尤其是南軍士兵孱弱,根本就不可能抵擋得住北軍朵顏三衛的攻擊。除非你盛庸能夠拿的出炮兵,不然的話,就隻能被我的鐵騎擊敗!
盛庸的確沒有炮兵,就算他有,這個時候也派不上什麼用場。朵顏三衛衝鋒速度何等之快?恐怕到時候沒開幾炮,他們就已經殺到陣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