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軍大營。
眾位北軍將領默默地望著朱棣,這個他們曾經無比信任的男人現在已經不能夠再讓他們如曾經那般信任了。原本他們還是願意跟隨朱棣一直打到京城,掀了朱允炆的老巢的。但是,現在他們似乎根本就看不到半點希望。
這一次夜襲平安等人,雖說是因為半路殺出個****祖來而沒能夠取得勝利。但是沒有誰能夠保證不會再出現第二個****祖。更何況,如今他們已經戰敗,既不能撤退,又不能進攻,難道就隻能老老實實地在這裏等待著盛庸他們全部彙合過來嗎?
回到大營後,北軍的諸位將領們長久以來積累的憤怒與壓抑終於爆發了。幾年以來,他們一直背負著反賊的罪名,真是相當於拿著自己的腦袋去拚命。雖然朱棣曾經帶領他們獲得過很多勝利,但隨著戰局的不斷發展,他們也已看出,勝利似乎還很遙遠。
他們每個人都明白,此次出征可以說是孤注一擲,雖說目的是直撲京城,但是如果不能夠打到京城,那麼此次出兵又有什麼意義呢?尤其現在遭遇大敗,卻連京城的郊區都還沒有看到。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這種隨時都有可能掉腦袋的事情,是決計不能馬虎的,至少是要討個說法地!
“殿下,如今我軍遭逢戰敗,不如先渡河另外尋找宿營地如何?”終於有人忍不住了,提出了這個相當於暫時撤退的辦法。
“是啊是啊,殿下,不如我軍暫時渡河在做打算,畢竟,現在朝廷的軍隊已經集結,我們應該暫避鋒芒不是嗎?”有了人帶頭,立刻便是有人跟著說道。
聽著這些部下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其實朱棣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其實他心裏也是明白,那句所謂直搗京城不過是個許諾而已。怎麼可能當真?何況路上有這麼多車匪路霸,傳說中的盛庸大當家和平安二當家是絕對不會輕易讓自己過去的。就算是自己交上了買路財,不過要想唱著歌進城也隻怕是難上加難。但是朱棣明白,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戰爭絕對是無法躲過的。如果後撤軍心必然大亂,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他一如既往的用堅決的語氣說道:“此戰有進無退!有生無死,如果撤退,我軍必然大亂!”說著,朱棣微微掃視了一周,然後他下令道:“諸位願意留在此地的站到右邊,願意渡河的站在左邊。”
這一次朱棣又打起了如意算盤,按平時的情況來看,一般這種類似記名投票之類的群體活動都是做做樣子。這麼多年以來,麵對自己的部下他一直是絕對的權威,他相信誰也不敢公開和他作對,但這一次,他錯了。
出乎朱棣意料的是,諸位將領們呼啦啦的大都站到了左邊。這一幕直接讓朱棣目瞪口呆。他根本就就沒有料到這些人會真的公開反抗自己。這下子他就真沒辦法了,他十分生氣地說道:“你們自己看著辦吧!”然後坐下一個人生悶氣。
王小明冷眼看著這些人,微不可查地撇了撇嘴。然後慢慢悠悠地渡著步子來到了右邊。除了幾名還在考慮中的將領,公開支持朱棣進攻京城的就隻有王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