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二年。
神都洛陽,大周皇宮,紫微城內一片莊嚴肅穆。
“今,朔丹來犯,並提出和親之意,朕決定遣送皇子和親。”
王座之上,女帝武如煙微微睜開鳳眸,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悠悠回蕩。
此話一出,群臣皆驚,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陛下,臣以為萬萬不可啊。此舉不合常理,會有損國威。”
一位年邁的大臣手持笏板,顫顫巍巍地站出來。
“是啊,陛下,古往今來,都是公主和親,哪有皇子和親的先例……”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
“哼。”
武如煙不屑一顧,冷哼一聲。
“朕能坐上此位,便是先例!”
“讓皇子和親,亦可是先例!”
“諸位推三阻四,是想觸犯朕的旨意嗎?”
她的眼神掃視著群臣,那目光好似臘月的寒風,讓人不寒而栗。
“陛下,臣絕對沒有冒犯陛下的意思,隻是將皇子送往給敵國,一旦停止合作,那麼他們造反的時候,豈不是名正言順,師出有名嗎?更何況……”
還有大臣試圖進諫,可話還沒說完。
“拖出去斬了!” 女帝不為所動,冷冷地下令。
“昏君!你實乃昏君也!”
那帶頭反對的大臣在被拖走時,還在奮力叫罵,可話音剛落,他人頭便已落地。
朝堂瞬間安靜,眾人噤若寒蟬,誰也不敢再吭聲,生怕下一個倒黴的就是自己。
“諸位,可還有異議?”
女帝冷冷望著眾人。
“臣等,無異議。”
大臣們哪還敢繼續說什麼話啊,都敢在大殿上砍頭了,說不定很快就要誅殺九族了,犯不著如此送死。
隨後,
女帝這才緩了氣息,欲要平息眾怒:“其實,朕此舉,也是有難言之隱。”
“如今朕隻有一個女兒,那就是太和公主。尚且年幼無知,嫁出去了,恐怕會有損我大周王朝的禮儀與風範。”
“而漢王李啟就不同了,豐神俊逸,自幼飽讀詩卷,相信他前往朔丹和親,一來可擔當大國之責,二來,可讓朔丹不再與我大周為敵。”
雖說大臣們聽後,紛紛也是點頭稱讚。
但心中卻是暗自嘀咕:你糊弄個鬼呢,都都婚嫁的年齡了,年幼無知個屁啊,你不就是舍不得你的女兒嗎?
你為了一己之私,讓正統血脈的李氏皇子去和親,國本必然動搖,你這和昏君又有什麼分別?
……
而此時,漢王府內,漢王李啟正在寢宮內歇息。
突然,一聲尖銳的傳報打破了這份寧靜,把他給嚇醒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朔丹長女有成,有和親之意,為穩固大周江山,故命漢王李啟於三日內,前往朔丹和親,不得有誤,欽此。”
李啟迷迷糊糊地從床上坐起來,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是怎麼回事。
什麼欽此不欽此的,霧草,這……不會是劇本殺吧?
可看著眼前身著太監服飾、一臉嚴肅的人,他又覺得這場景太過真實。
就算是劇本殺,哪有這麼精致逼真的服化道設計?
“漢王,領旨啊。”
他也隻好先行領旨,等那小太監走後,他一屁股坐在床邊,開始思索著這一切。
前一秒我不是才起床的嗎?
準備乘坐地鐵去上班,結果半路上遇見一輛大卡車,醒來後,怎麼就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