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親,娘親!”
“不好了,出事了,娘親!”
當吳應麟驚慌失措地跑進屋中,想要告訴母親吳三桂的死訊時,卻不見陳圓圓的影子。
慌忙地找遍了道觀的沒一個角落,高聲的呼喚母親,卻還是不見蹤影。
無奈之下也隻能頹然坐在母親屋裏等待,累得氣喘籲籲的吳應麟順手拿起茶水就要解渴,才驚然發現工整地壓在桌上的信紙。
“這……”
吳應麟頓時警覺拿起信,手都止不住的顫抖。
麟兒:爾見信,當知母已離世。獨留子,娘親實愧對於你。然,今我兒已成年,吾甚感欣慰。吾生已無所戀,知爾父已去,吾自當相隨。
昔者種種,娘未及一一道與而知,而後吾兒可問之錦姨,其間因果緣由,其必細告知。擅離爾故去,惟願我兒切莫怪責於母,愧矣。
母此生所憾實多,然幸得子如斯,深感欣慰也。而實因母故,使兒至幼家有殘缺,罪過重也。吾生江南,曾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伶。此事人盡皆知,吾亦無可遮攔。後事種種,終因機緣巧合而幸得爾父見憐,隨侍多年,恩愛無限。其後又因故別離,避而不見。曲折因由,問之錦姨,當細知之。
今吾願已了,當兌往日山盟。縱生不隨,當死不離!吾去,白衣素服,挽發結襟,自墜蓮池。天下詬弊,閉目則不見;愛恨恩怨,至死而盡弭。許來世,幹幹淨淨,身如芙蕖,不悼汙泥,足矣。
吾兒勿悲,自當惜命自珍,不負父母恩義。時下艱險,諸事當心,慎思,慎思!母知愧,甚疚,自責良多,惟求吾兒勿怪之,無憾哉!
“娘親……”
呆怔著看著這黑紙白字,吳應麟驚然一躍而起。
“不要啊!娘親!”
飛奔地衝了出去,驚慌地跑到蓮池邊上。
可惜,一切還是來不及……
清幽的池塘邊上,叢叢荷葉掩藏下,微風過處,露出那一抹刺目的白。
旁邊是一朵青蓮傲然的綻放,出水芙蓉,迎風搖曳,映著灼灼日光,更顯嬌豔。
“娘親……不要啊娘親……”
吳應麟抱著濕透的人,痛哭流涕。
隻是那蒼白的容顏,安靜的臉,再無生機……
歎此生傾城傾國,惜紅顏坎坷。江山飛絮相伴,飄零無主一生。
算身邊過客無數,隻幸得吳郎一顧。卻不想方才破涕,今又是泣涕漣漣。
金戈鐵馬狼子心,戰火連城換清明,成敗是男兒,罪歸來,何怨弱女?
山海關下,北京城前,雲南府中,落紅幾度摧紅英。離恨重重,舊情繾綣,終絕恩義。
莫念來時有愛,誰道去日無情。生不隨,死不離,茫茫蒼天為鑒,相思不負,從君去!
全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