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文化的論說(4)(1 / 3)

社會組織的功能:(1)通過製定穩定的規則與規章製度,規範人們的認知與行動,包括感覺與信仰:應該如何思考,在各種情況與關係當中應如何行動。規範的目的是使社會生活中的互動行為標準化。(2)幫助個人或團體確認在社會關係所處的位置。現代社會中,人際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地位基礎上的互動,社會組織的互動方式也由地位而確立。社會地位包括歸屬地位和成就地位兩種形式,其中後者處主要位置。(3)確定角色。角色是指按照一定社會規範表現的特定社會地位的行為模式。角色是地位的動態表現,地位則是角色的靜態描述。社會組織就是由一組互相依存、相互聯係的角色構成的。(4)權威是指一種合法化的權力,是維持組織運行的必要手段,它使成員在組織內受到約束和限製。

文化是可以習得後積累而成,知識構築了人的文化實踐能力。例如,解讀一首歌要掌握音樂方麵的特定代碼,繪畫、雕塑、攝影、舞蹈也是。一個人有了知識,就有了用來編製藝術品的技能,能夠閱讀藝術品的代碼,一件藝術品對於他才有意義呈現。

2.接受教育、習得知識

接受教育有三個主要渠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媒介。

學校教育提供係統的知識和技能。學校教育有等級,這種等級是每個人今後謀職的前提條件。每個人都會為完成學校教育投入資金,期待在將來獲取回報。學校教育作為一種集體教育,對每個人提供同樣的知識,使得完成相同等級教育的人都具有了某種工作資格。

家庭教育是非正規化、係統化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家庭日常生活的行為準則和處世方法上。這種教育沒有集中的時間和場地,側重經驗的積累和家庭成員的言傳身教。家庭教育在一個人的道德教育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方麵顯得特別重要。《三字經》中關於教育的語錄突出了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麵,曰: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社會教育是除去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各種獲得知識經驗的教育。

大眾傳播媒介已經承擔了社會教育中重要的角色。社會教育往往成為個人檢驗學校、家庭教育是否得當的有效場所。社會教育透過接觸、行為與觀念交互影響使人們認知社會不同層麵彼此的關聯,構成個人文化的背景,培養人們的文化品位。

社會教育還通過文獻資料、實物、博物館保存和展示,通過社會的機構如圖書館、展覽會、學術演講會、報告會等來實現。

大眾傳播媒介猶如拉康的“鏡子”,在人們的成長期作為個人形塑的“鏡子”,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個人思想、習慣、判斷力、行為模式的形成。“大眾傳播媒介的介入和擴張給社會成員和社會機構都帶來了變化,它使得無論‘人’還是‘社會’都變得更容易接受社會變革,更‘現代’,也更‘發達’。”關於產生這種變化的媒介作用也有多種說法,心理學解釋為“移情能力的提高”;社會學解釋為“傳播概念、移動貨物、資料以及其他商業物資能力的提升”等。

文化是一個意義生產的過程,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物換星移,這個過程也在變化。如從服裝的變化中體現出的觀念、意識。文革期間流行的黃軍裝,表示了當時軍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清一色草黃也與當時政治作為唯一標準的單一意識形態相吻合。現在服裝的多樣化與社會的多元化發展取向是一致的。當大眾傳播被定義為“信息的大規模生產和分配”時,公眾分享的信息大部分來自大眾傳播媒介。從這個意義上講,大眾傳播創造了大眾文化。

3.語言實踐

獲得文化的方式取決於使用文化的方式。文化實踐區分了種種不同的、沒有高低之別的文化行為模式。因為在人類學意義上的文化,要求將人們對於最精美物體的高雅趣味與人們對於食品的基本趣味重新聯係起來,文化沒有了高低區別。

事實上,認知過程與語言實踐過程難分彼此,側重略有不同。

語言過程包括彼此交流、內在思考模式建立、意義選擇等方麵。語言作為一種組織化的符號係統,它的意義是社會共有的,掌握語言要經過學習。

語言本身又可以代表某個民族或者地區的生活經驗,也是傳承文化的工具。

同種語言的人彼此之間受文化影響較容易。

內在思考模式是用來形成理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被人類學家比喻成觀看世界的特殊的“眼鏡”:實在對於我們大家來說都應是相同的。然而,我們的神經係統受不同的種類、不同強度、不同延綿的持續的感覺流的衝擊。顯然,所有這些感覺並沒有達到我們的意識;某種過濾係統使它們衰退為可控製的主題。……這一過濾係統是人的語言實際上,我們的語言提供給我們一副特殊的眼鏡,它使某些感覺更突出,而使另一些感覺變得模糊。因此,盡管神經係統接受到所有的感受,但是隻有一部分在意識層麵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