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一家人才從飯店回來。所有人都回房間以後,李佳麗把妹妹李佳瑩叫到自己的房間。 “二姐,什麼事啊?”李佳瑩問。 “你同學都休息了嗎?”李佳麗問。 “正在看今天拍的照片呢。” “你這次回學校以後,幫二姐在你們大學城收購一些八成新以上的童話、英語辭典或者文學類的書籍。現在畢業生都開始甩賣了,應該可以買得到。”李佳麗拿過桌子上的那張紙,紙上麵是列好的種類。 “買那個幹什麼?”李佳瑩顯然不明白。 李佳麗沉默了一下,說:“我想在咱們老家弄一個兒童書屋。” “啊。這個啊?怎麼從沒有聽你說過啊。”李佳瑩還有些不明白。“掙錢的?” “不是賺錢的,是公益性的。” “那得需要多少錢啊?爸媽同意嗎?”李佳瑩知道二姐的性格,她如果沒有詳細的計劃是不會冒然的說出口的。在李佳瑩的眼裏,二姐是有的放矢的人,從不做隨意允諾或者拍胸脯打包票的事情。 “爸媽還不知道。錢的事情,用我自己的。”李佳麗對爸媽是有些擔心的。“現在兒童書都很貴,所以書籍的花費是最大的。一千本新書大約需要兩萬元,當然直接找上遊渠道也許能便宜點。
” “二姐,我怎麼覺得這個事情有點不靠譜啊?這個事情太大了,你一個人能行嗎?”李佳瑩的腦子一時有些發懵。 “放心。隻要想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你就負責幫我收集這類的圖書,這樣可以省些錢。”李佳麗拍了拍妹妹的頭,又囑咐了一句:“先別和爸媽說。” “好。”李佳瑩還是覺得二姐的做法有些瘋狂。 “每本書花費多少錢,都要做詳細的記錄,我要做預算。費用我打你卡上。”李佳麗的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這是她醞釀了三年的計劃,或者更久。 李佳麗這個被妹妹看做瘋狂的想法誕生於大學三年級。那個學期的暑假,係裏組織了一次社會調查實踐,要求是自選調查方向,隻要和本專業相關都可以。可以幾個人選擇一個題目,也可以獨立完成一個題目。 當時李佳麗、錢淳明還有另外兩位同學,他們選擇的題目是農村家庭暴力的現狀及維權。其中一位叫張軍的同學願意提供住宿,所以,那個暑假他們是在一個鄉村度過的。 社會調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這種涉及家庭問題的社會調查。
要擬好提問大綱和詳細的問題,走訪、閑談,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案例,總結出農村家庭暴力的特征,最後找到切實的解決辦法。 四個人忙碌了半個暑假,走訪了十多個村子,才完成了資料的收集。 整理資料的時候他們才發現一個很好笑的問題,由於農村的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有的家庭是夫妻兩人都在外,即使存在家庭暴力,也根本無法得知。留在村子裏的大多是老弱婦孺,根本就暴力不起來。 四個人有些喪氣,隻能根據現有的案例總結歸納,力求做到更好。 但李佳麗在走訪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現象,每個自然村都有很多小孩子,他們被人叫做留守兒童。正是這一群孩子吸引了李佳麗。 這些孩子最大的娛樂是看動畫片。還有一些家庭條件稍好的孩子,偷偷地跑到鎮上的網吧裏玩遊戲。他們書包裏的書本都是卷卷的,作業本上麵的字歪歪斜斜,空蕩蕩的書包裏沒有一本課外書。這些孩子的爺爺奶奶隻負責孩子吃飽,至於教育,作業輔導,這些對於城市孩子來說最基本的事情,他們也不知道。甚至孩子是否按時做功課,他們也不知道。孩子每天都是孤單的過著,沒人說話,隻能一個人對著電視機傻笑。
李佳麗忽然覺得這些孩子的童年有些悲傷。她開始和這些孩子聊天,發現這些孩子很喜歡聽她講各式各樣的故事。李佳麗開始故事聯播,有的孩子要聽打仗的故事,有的孩子要聽神話故事,她沒有辦法,隻能從盤古開天辟地一直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錢淳明見李佳麗講得辛苦,專門跑到縣城,買了好多本《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送給這些孩子。李佳麗至今都能記得當孩子拿到童話書時候的眼神,那是一種興奮,一種好奇,一種渴望。 越來越熟悉,每天很早,孩子們就會找過來。女孩子喜歡找李佳麗,男孩子喜歡找錢淳明。後來還帶著李佳麗和錢淳明出去玩。去離村子很遠的小山上摘酸棗,去河裏捉魚,水裏有水蛭,嚇得李佳麗沒命的往岸上跑,孩子們看她快要哭的樣子,笑得更歡了。 李佳麗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笑,原來他們要的快樂這麼簡單。 那個暑假,李佳麗也好像回到了童年,快樂、無憂無慮。 當李佳麗和錢淳明一行人離開的時候,他們從孩子的臉上明顯感到了不舍和落寞。他們終究是過客。給了孩子們一點快樂,最後又拿走了這些快樂。 回到學校後的李佳麗一直無法平靜,她的腦子裏總是有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或笑或羞澀的眼睛。
她覺得,要為這些孩子做些什麼,哪怕一點點。 李佳麗和錢淳明說了自己的心思,錢淳明很讚同。但到底要怎麼做呢?一時找不到答案。兩人就決定,如果拿到學校的獎學金,就拿出一部分買書送給那些孩子。於是,在以後接近兩年的時間裏,兩人一共給這些孩子們送了一萬元左右的圖書和學習用具。 這種給予的快樂是不懂給予的人無法理解的。 後來,李佳麗和錢淳明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如果把這些書放在一起,辦一個小書屋,那麼,孩子們就可以看到更多的書,也能夠學會分享的快樂。兩人還為此做了一個規劃,等畢業後,每年都要建一個書屋。兩人甚至還為未來的書屋取好了名字——明麗書屋。 可是,還沒有等到畢業,還沒有等到他們建起第一個書屋,錢淳明就離開了。 從那時起,李佳麗不敢想起任何關於錢淳明的事情。他們說好要一起做的事情太多了,每想一次,她的心就痛一次。但她又不能阻止自己不去想。於是,李佳麗就在這種想念和痛苦中渾渾噩噩的過了三年多。 都說時間可以治愈傷口,不知道是否也可以治愈深入骨髓的傷。李佳麗再也不談戀愛,在她的眼裏,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和淳明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