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個團隊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磨合,已經很有默契了,而且團隊裏的人即使在公司最困難的情況下也沒有離開。現在有了資金和發展的方向,她相信他們會一起過來的。隻是李佳麗的心裏還是有些顧慮,她一直認為中國的動漫市場是不成熟的,尤其是整個社會對於知識產權的漠視,她擔心即使有好作品,也難以找到好的買家,她擔心嶽嶺的投資。嶽嶺勸她不要擔心,公司先做動漫廣告,就像她說的,先做外圍產品,再做核心內容。隻要公司能夠活下來,就可以尋到發展的機會。作品即使不能賣給傳統媒體,現在有這麼多的新媒體,還是有很多路可以選擇的。生存不是問題,問題是發展。 越到年底越忙,王桂花每日依然是伺候病重的婆婆。老太太的身體越來越差,李木匠擔心老娘能不能挺過這個冬天。王桂花每日守著婆婆,絲毫不敢離開,幾個孩子都很忙碌,她隻能見到佳慧和浩東,幾乎見不到其他人的影子。 李佳麗手裏還有兩個要結束的案子。她沒等到過完春節就搬到她的新家住了。馬玉樺也已經放假了,李佳麗留他在家過春節,馬玉樺說想家,想回去看看。李佳麗把替馬玉樺保管的一千二百元錢拿給他,囑咐他一路小心,到家後來個電話。
嶽嶺的公司更忙,現在每天要做的事情幾乎都是一樣,給各個機關單位,合作夥伴送禮。李佳慧說看著他每天安排送禮的事情,就知道腐敗有多麼嚴重。嶽嶺讓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李佳麗說隻能如此,別無他法,這樣的事情她看得太多,不想麻木都不可能了。嶽嶺勸李佳麗不要做累人的律師了,要麼去公司幫忙,要麼也像媽媽那樣弄一個小店打發時間。李佳麗說等到再賺些錢,把山區的書屋全部建起來以後就不做了。至於以後做什麼,她已經想好了。她要研究未成人違法犯罪的預防以及罪後心理幹預。自從馬玉樺在學校讀書以後,她和學校的校長聊過幾次,校長也表示要開設普法課程。由於中專技校的學生平均年齡隻有十七歲,畢業後直接參加工作,年齡也大多不到二十歲,雖然對於善惡已經有著明確的判斷標準,但往往出於兄弟義氣或者經不住誘惑和挑唆,走上犯罪道路的也比比皆是。她的事務所一年也會收到幾個未成年人犯罪申請法律援助的案子,看著正直花季年華的少年少女因為一時的衝動,重則失去人身自由,家庭破碎,輕則罰款賠償,讓原本就貧窮的父母背上繁重的債務,她就覺得心痛。
尤其是看到穿著囚衣的孩子竟然不知道自己所犯何罪,一臉無辜地請求原諒的時候,她的心就會覺得悲哀。她就會想起她大學時候的王教授說過的一句話“讓一個孩子來承擔大人犯下錯,就是犯罪。”在王教授的眼裏,家長和學校都有向孩子傳授法律知識的義務,由於家長和學校的無知和不作為,讓孩子的人生蒙上汙點,這就是犯罪。為此,身為人大代表的王教授曾經多次提出議案,要求在全國高校開設普法課程,每個公民都有知悉本國法律的權利和義務。 一般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都是不公開審理,但李佳麗有辦法去旁聽。當法官的法錘重重落下的時候,總會傳來兒子與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此時,無論兒子如何哭喊“對不住父母”,無論懊悔的母親是暈厥還是泣不成聲,一切都已經於事無補。法律的無情和莊嚴此時總是擊打著李佳麗的心髒。尤其是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她總覺得應該做些什麼,必須做些什麼。
曾經有句話說“電腦要從娃娃抓起”,從現在三歲孩子就知道魔獸,打怪的情況來看,這個夢想無疑是實現了。但普法又何嚐不需要從娃娃抓起呢?一年多來,李佳麗收集了打量和未成人犯罪有關的材料,收集的越多,她的心就越沉重。經過她的遊說,已經有兩所中專技校向她發出邀請,請她做學校的兼職法律老師。李佳麗不在乎是否有報酬,隻要給她一個宣講的機會就可以。她隻希望能夠讓這些孩子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讓他們學會保護自己,這就夠了。 嶽嶺尊重李佳麗的想法,但是他心裏充滿疑問和擔心。他疑問的是當社會處在一個法治和特權博弈的轉著點的時候,李佳麗的努力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如果這個博弈的過程過於艱難和長久,他擔心李佳麗的心會感到失望。嶽嶺不想看到李佳麗因為任何事情失望,因為她失望,他會心疼。李佳麗知道嶽嶺不想讓她如此心累,對他說,一個社會的進步終究要有人推動,她不奢求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隻要能夠多幫助幾個人,她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