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解讀人類起源的神話編碼(1 / 3)

1.女人是外星人在曲頸瓶裏培養的

如果說其他行星上存在著生命,那麼,我認為下麵這件事是極有可能的:外星的宇宙航行員曾把正是我們要學習掌握的知識帶到了地球上,他們通過巧妙地處理遺傳密碼,使我們的祖先變得聰明起來。在《舊約全書》第1卷第5章第1節到第2節中說:“當上帝造人的時候,是對照自己的形象造的;他造男人也造女人,在他們被造出來的時候,上帝祝福他們,稱他們為人。”外星智能生物對古生的真正人類的遺傳密碼進行人工的突變,造人這件事可能就實現了。這樣一來,這些新人們便突然獲得了他們的能力——意識、記憶能力、智慧、對手藝和技術的理解力。

在《舊約全書》第2章第21~23節,我們找到了女人產生的另一種說法:“當上帝耶和華讓人沉睡時,他就入睡了。上帝取出他的一根肋骨,又用肉合起來。上帝耶和華就用從那個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成了一個女人,領她到那個人麵前。這時,那個人說:這是我骨中之骨和肉中之肉,應該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女人是用男人身體的一部分創造出來的,這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夏娃大概不會是用魔法絕招由男人胸腔的一根細長肋骨成長發育成她那種裸體美人的!或許她是借助於男人的一個精細胞誕生的。然而按照《聖經》中的《創世紀》,在伊甸園裏是沒有通達人性的能夠足月地分娩後代的女人的,夏娃肯定是在曲頸瓶裏培育出來的。現在有一些洞穴畫保存了下來,這些畫表現了原始人住地附近的燒瓶似的形象。難道是在科學上大大進步的外星智能生物在認識到免疫生物學反應的情況下,已經使用了亞當的一根骨頭或許是骨髓來進行細胞培養,並且已經把胚胎送進去培育了嗎?對於這種在生物學上可行的創造行為來說,從人的身體裏比較容易得到的肋骨無疑是合適的人體器官。這是一種推論——然而是一種基於今天的科學知識可以闡述清楚的推論。

也是在《聖經》裏,夏娃非常突然地被配給亞當作終身伴侶,依照我們假設的人工製造女人的說法,肯定可以在洞穴牆壁或者在石器時代的骨頭上對女人的描繪中找到。實際上,這樣的推測已多次得到證實:舊石器時代才出現所謂的“母親神”。石器時代的婦女雕像還可以在下列地方找到:法國的拉格拉韋泰、土耳其南部的丘庫爾賈、法國的洛塞爾、法國的萊皮居埃、烏克蘭的科斯琴基、奧地利的威倫多夫、德國的彼得斯費爾斯。

這些婦女雕像每一座都被人們尊稱為“維納斯”。在幾乎所有雕像上,藝術家們注重強調女性特征和突現懷孕的形象。考古學把這些舊石器時代對婦女形象的描繪算作拉格拉韋蒂安。我們未獲悉,這些雕像能為什麼目的服務,也不知道,它們為什麼無一例外地在舊石器時代才出現。可以料想的是,原始人的產生過程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的:通過對古生物的真正人類的遺傳密碼進行有目的的突變以及通過人工在曲頸瓶中培育製造女人。

盡管如此,這些“新”人後來又與動物交配。這些重犯的過失大概不得不追究到老亞當身上,因為隻有他才有過同類似猿猴的動物交配的記憶。但是,在實施人工突變之後,在新人當中的異性結合必定發生過。從這種倒退行為中,人們能認識到這是原罪嗎?難道這種倒退行為不是猶如對與新型人類相一致的細胞結構所犯的原罪嗎?

諸神幾千年後糾正了這種“原罪”:他們消滅了半人半獸,將新人中保持清白的人群挑選出來,通過第二次進行人工遺傳突變,給他們移植新的遺傳物質。

對於古人類學來說,智人——我們所屬的現代人群——突然地、幾乎是急劇地脫離仍然呈現出猿人狀態的古生人科,是如此地令人困惑不解。迄今為止,人們在解釋這一過程時,仍然借助於自發的可遺傳變異。

在我們推測天外智能生物進行目標明確的人工突變時,如果我們一下子接受突現我們的祖先根本性變化的古生物學上的年代鑒定,那麼,用諸神所使用的遺傳密碼進行的第一次人工突變,肯定發生於公元前4萬到2萬年之間。然後,第二次人工突變發生於較近的時代:即公元前7000年到前3500年之間。

對於為今天所有的人以及為未來安排的星際太空航行規劃來說,時間膨脹具有眾所周知的重大意義。時間膨脹的規律性雖然在我們當代才被“發現”,因為它是客觀規律,所以它是永遠有效的,即使對於那些可能是乘著他們的近乎以光速行駛的太空飛船來訪問地球的諸神也一樣有效。

這種經科學證實的人類學上的不尋常現象,現在已得到了足夠的重視。

許多似乎那麼神秘的有關我們祖先的產生及其智慧形成的問題,也許會一舉得到解釋吧?

自從諸神訪問地球以來,對他們來說,沒有過去多久!假定他們在地球紀年的數千年前對我們的地球進行過訪問,那麼,對太空飛船的全體乘務員而言,興許僅僅才過去幾十年……

2.科學對生命印痕的追求

1847年,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馮·李比希在他的第23次《化學通信》中寫到:“誰曾經仔細觀察過碳酸氨、磷酸鈣或是鉀鹽,他立刻就將會認為,用這些物質經過熱能、電能或其他自然力的作用,在任何時候都能形成一種有機的、能夠繁殖並能發育得更大的胚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這位偉大的化學家繼續說,唯有一個業餘科學愛好者才會認為,生命是由這些無生命的物質產生的。但如今我們知道,這種事情確實發生了。

現代研究認為,15億年前第一個生命就在地球上誕生了。漢斯·福格爾教授寫到:“當時光禿禿的大地和遼闊的原始海洋,被一種還不包含氧氣的大氣包圍著。甲烷、氫氣、氨、水蒸氣,也許還有乙炔和氰化氫,構成了包圍尚未有生命的地球的外衣。最初的生命不得不在這樣的環境下問世。”

在發現生命誕生的努力中,科學家們試圖在原始大氣層的前提下,讓有機物質從無機物質中產生出來。

美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哈羅德·克萊頓·尤裏推測:對於紫外線輻射的穿透性來說,原始大氣層比起現今包圍地球的大氣層來,要更加有利得多。因此,他建議他的合作者斯坦利·米勒博士用實驗來檢驗,在曲頸瓶裏製造出來的原始大氣中,用輻射方法,是否會合成對一切生命的存在來說必不可少的氨基酸。1953年,斯坦利·米勒開始了他的試驗。

米勒設計了一個玻璃容器,他用氨、氫氣、甲烷、水蒸氣在此容器裏製造仿製的原始大氣。為了使實驗在無菌條件下進行,他讓人將在這期間已經成為專業文獻中有口皆碑的“米勒裝置”,在攝氏180度的高溫下加熱18小時之久。兩個電極被融合到玻璃球的上半部,在這兩個電極之間,持續不斷地跳動著電火花,借助於6萬伏高頻電流,在“原始大氣”中製造出一種持久的小型“原始雷雨”。在一個較小的玻璃球裏,無菌的水被加熱,蒸氣通過一根管子被導入裝有“原始大氣”的大玻璃球裏。這些冷卻下來的物質,重新流回裝著無菌水的小玻璃球裏,在那裏再次被加熱,又重新上升到裝著“原始大氣”的大玻璃球裏。米勒在實驗室裏實現了像史前時期在地球上發生過的那種循環運動。這個試驗馬不停蹄地進行了整整一星期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