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後期,大量耕地集中在少數貴族和官僚手裏,全國半數以上的農民失去了土地,變為逃戶、流民。統治者還用各種名目橫征暴斂,老百姓連吃鹽、喝茶、住房都要上稅。當時,還經常發生天災,地裏不長莊稼。窮苦農民沒有吃的,隻好把蓬草籽磨成麵,把槐樹葉當成菜,勉強果腹。舉國上下,餓殍遍地,怨聲載道。而統治階級則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
公元859年即位的唐懿宗,是一個非常荒淫的皇帝。他每月總要舉行大型宴會10多次,殿前的樂工常有500多人。他觀賞歌舞,常常是通宵達旦,高興的時候還要賞給樂工們很多錢。長安附近的名勝,如南宮、北宛、離宮等地方,他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左拾遺劉蛻曾上書說:“目前,西涼還在建築城池,南蠻不斷侵擾邊境,戰爭還在進行,請皇上節製宴遊,多關照一些政事為好。”唐懿宗不僅不聽,反而把他貶為華陰令。
公元873年,唐僖宗即位後,其昏庸腐朽、奢侈豪華,比唐懿宗有過之而無不及。僖宗年幼不會治理國家,但對踢球、鬥雞、音樂、賭博非常精通。他最寵信的宦官田令孜還常常讓僖宗賞給樂工錢,每天達幾萬,幾乎把府庫裏的錢都用光。
窮人活不下去,隻有起來造反。當時,農民武裝起義在現在的山東、四川、湖南、山西、陝西等地,此起彼伏。公元859年冬天,裘甫在浙江東部舉行起義。這場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卻成了唐末農民起義的先導。8年以後,桂林又發生兵變,後來轉戰到徐州一帶,發展成規模很大的農民起義,14個月以後,起義被鎮壓。起義的農民分散到各地,等待機會。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濮州(今山東濮縣東)私鹽販子王仙芝與尚君長、尚讓兄弟,率領幾千農民在長垣起兵。王仙芝自稱天補均平大將軍、海內諸豪都統,發布檄文,斥責朝廷奸臣亂政,賦稅繁重,賞罰不平。起義軍攻下曹州(今山東曹縣)、濮州,從幾千人發展到幾萬人。接著,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黃巢和他的兄弟等8人,率領幾千農民在曹州起兵響應,王仙芝和黃巢的兩支隊伍合在一起,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開始了。
黃巢從少年時起就販賣私鹽,走南闖北,見多識廣。他擅長騎馬射箭,喜好結交江湖好漢;濟困扶危,反抗社會不平。他也喜歡讀書,幾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沒有被錄取。
有一年他又未考中進士,便寫了一首《不第後賦菊》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表露了他有朝一日要起來造反的意願。
起義初期,王仙芝是全軍統帥。起義軍采取流動作戰的方法,從現在的山東南部打到河南西部,又打到湖北東部。公元877年攻到蘄州城下。唐朝蘄州刺史請王仙芝、黃巢等人進城,對他們進行誘降活動,答應請求皇上授予王仙芝官職。朝廷正想平息農民起義,就答應授給王仙芝一個空頭官銜。王仙芝十分高興。黃巢大怒,他責備王仙芝說:“起初大家立過大誓,要橫行天下。現在你去作官,起義的弟兄們該到哪裏去?”起義軍其他將士也都斥責王仙芝,王仙芝害怕眾人,沒敢接受唐朝的官職。起義軍兩位領袖意見不和,起義軍也就分裂了。王仙芝和尚官君、尚讓等率領一部分人,攻破一些州縣;可是,他曾經7次向唐朝統帥請求投降,沒有得到允許,最後被唐軍打得大敗,犧牲了幾萬人,王仙芝也被殺死。這支起義軍失敗了。
黃巢率領另一部分起義軍北上,轉戰在山東、河南一帶。王仙芝戰死以後,尚讓帶領殘餘部隊投奔黃巢,推黃巢為王,稱作黃王,又稱“衝天大將軍”,改年號“王霸”,設置官署,建立自己的政權。麵對唐軍的軍事防線,繼續強攻州縣城邑對起義軍極為不利,而江南是唐王朝軍備力量薄弱的地區,又是後期主要的財賦供給地,起義軍到江南開辟新的活動地區,打開新的局麵是非常必要的。黃巢在冷靜分析局勢之後,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他率領數萬大軍,渡過長江,揮戈南下,使起義軍轉入新的大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