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沈劍波

這是23位鄞州本土作家寫的關於高橋的散文集,他們的筆觸伸向江南大地上最小的行政單位——村,尋找散落在村裏的文化碎片,表達出對地域文化的熱忱和價值判斷。如今付梓成書,是高橋文化工作中的一件喜事!

一年前的春天,一群鄞州作家走進高橋鎮,勘探史料文獻的零珠碎玉,攬閱先賢名流的滄浪往事,聆聽現代城鎮的華彩樂章,用親身經曆、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三親”精神,寫就了26篇文章。從俊林秀木、小橋流水到亭台樓閣、街巷阡陌,作家們把對高橋的情思提升到對曆史的精細考量及對當代經濟文化的獨特深思,高橋這座文化名鎮的曆史內涵因此得以被重新歌吟詮釋,作品文質兼美,可圈可點。

高橋的曆史悠久綿長,人文淵藪,高橋的今天大氣包容,繁榮富裕,在見山見水憶鄉愁的書寫中更顯豐富多彩。在這部散文集中,我們讀到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過去,一代名臣餘有丁及周應賓、清代狀元章鋆、當代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中國地震預報宗師翁文波、鈦專家翁心梓、醫學專家翁心植,這些被高橋和鄞州銘記的人物,術業各有專攻,聲名傳播宇內,不僅是高橋鎮的驕傲,也是鄞州的文化名片。我們也讀到了曆史風物、民間傳說散發的人文氣息。一方水土的文化來自於時間與空間的共同積累和作用。在高橋這塊土地上,居廟堂之高與處江湖之遠,成為兩種共通共融的靈魂底色,戰敗金兵的高橋之戰使高橋有了金戈鐵馬入夢來的驕傲記憶,飄然千年的梁祝傳說又使其倍增柔媚之風,剛柔相濟的城市品格和一脈相承的精神氣質在新時代的發展中融入5萬高橋人的精神血脈之中,啟迪智慧,鼓舞幹勁,既把事業做細做精,又把發展做大做強。我們還讀到了鄉村記憶和城鎮藍圖昭示的鄉戀情懷和創造激情,覓得高橋鎮在時間流動中凝聚的個體情感和集體記憶!

可以說,這是一本集聚地域特色與美學價值的書,也是一本懷揣曆史道義與人文情懷的書。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高橋鎮傳神的曆史寫照和活潑的當下圖景,能讓我們又一次仰先賢之高風,慕名流之亮節,了解高橋鎮這顆鑲嵌在鄞州西鄉的明珠的昨天,展望它的明天。

祝願高橋鎮在向曆史鞠躬的同時,能站在新的起點上,以提升質量品質為主線,切實加快都市工業經濟圈、文化電子產業園、梁祝文創產業帶、新型都市村莊群建設,讓文化發展事業與經濟建設交相輝映,有著更加深遠的眺望未來的目光和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