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有著源遠流長的古代文明,這一文明,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敦煌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特別的自然生態麵貌及其演變,奠定了她在中國曆史發展中別具一格的重要曆史地位。
敦煌,是中國曆史,特別是中國古代曆史發展中最重要的軍箏戰略要地之一;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發展地之一;是中國古代曆史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中西交通交流樞紐地之一;是中國古代及當時世界文化最重要的交流彙合擴散地之一;是中國乃至世界最著名的佛教藝術中心之一。
敦煌,現今地域麵積雖僅31200平方公裏,但她無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曾有過特殊的曆史貢獻。因為,她孕育出了敦煌莫高窟這一隨著曆史發展變化時隱時現,不斷顯示其博大精深,至今仍折射著奪目曆史光輝的文化藝術聖地,這一世界文化藝術的寶庫中國古代敦煌地區的曆史演變發展,同中華民族曆史演變發展相一致,有自己的普遍性的同時,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原王朝統治鞏固、穩定發展時,敦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與藝術事業也蓬勃向前,蒸蒸日上,成為中西交通交流融會貫通,再進而東進西出的橋梁和紐帶,從而使各民族間團結融合,共同發展和進步。在中原王朝衰落、崩壞,內地戰亂、分裂、分割時,敦煌地區要麼為少數民族所占領統治,而一般則成為小環境較為安定的“福地”,成為中原各地人民和文生儒士逃避戰禍、保存和進一步發展民族文化的較穩定地區。我們並非地理環境決定論者,但此種時期,敦煌地區較為鬆散的政治統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態環境,為中華民族的進一步發展曾做出了特別的曆史貢獻。
敦煌地區的曆史、文化與藝術,成為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極其光輝燦爛的一章;是中華民族曆史、文化與藝術的輝煌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延續和發展;是中西曆史、文化與藝術相互撞擊、相互吸收而結合的結果。敦煌地區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發展,既是中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發展並向西推移的結果,又是作為中西交通交流樞紐與“咽喉”的中國西部與中亞、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交彙交融的結果。敦煌地區特別是促成了中原文化和藝術與西部文化與藝術,中亞、歐洲的文化與藝術融彙結合後,反傳再進入中原地區並對中原文化與藝術產生巨大影響;同時,中西交彙融合後的文化與藝術也再反傳進入西部、中亞和歐洲等地,對其文化與藝術的進步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就現有的地質、考古資料,我們還很難確切地說明遠古時期敦煌地區的曆史麵貌。但從現今敦煌及鄰近地區已發現的大量的、豐富的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和性質待定的原始文化遺跡遺存中,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敦煌地區的人類曆史活動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晚期,甚或更早的時期。與北京人、河套人、山頂洞人共處相同緯度的敦煌地區,遠古時代有著更適於人類生存發展的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況且原始社會生產工具簡陋,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有豐富遺存遺物的新石器時代敦煌地區所居人類,是不可能遠徙而來的。那麼,敦煌及其附近地區是否是人類的又一重要發源地,這有待於地質、考古工作的進一步發現。
古代中國的敦煌地區,無論從其曆史演變、建置沿革的角度,還是從中華民族形成發展過程中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交流的角度;無論從敦煌地區文化藝術的發展變化,還是從曆史地理、曆史地域的諸多方麵去考察認識,都應當是一個範圍極其廣泛的曆史概念和曆史地域概念。無論遠古時期稍後的“三危”、“流沙”地,還是文明時代的“敦煌”、“沙州”,敦煌地區大都以現今的敦煌市為中心,以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及藝術緊密聯係和輻射於:北麵的今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蒙古人民共和國西南部和俄羅斯的一些地區;西麵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域)東部,有時甚至直接影響其中部地區;南麵則直跨青海省,聯係和影響西藏自治區及四川省的西北部;東麵達寧夏自治區、陝西省北部地區;東南麵直連整個河西走廊地區,影響蘭州及其附近地區(隴右)。自然,在中國古代曆史的大部分時期,敦煌地區的意義,又是和中國曆史不同時期的邊疆地區地域概念密切相關,而伸縮、變化和發展的。
進入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力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敦煌及附近地區的人類活動更加頻繁。我們認為,就敦煌地區原始社會末期的實際情況而言,當時的敦煌地區,古籍中追記的“三危”、“流沙”、古“雍州”,地域範圍是十分廣大的,不能把她僅限於今天的敦煌市。她既是一個地域概念,又是一個曆史文化文明發展的概念。自然,敦煌地區的原始社會時期相對於中原地區要稍為長遠一些。我們研究所表明的原始社會末期奴隸社會初期,敦煌地區的人類活動更加頻繁,一方麵是這一地區考古挖掘資料的不斷湧現的有力證明;另一方麵是我國眾多的史籍都開始有了較多的記載,並證明當時這一地區的文明文化的發展同中原地區基本同步,且相互間開始有了聯係,並不斷加強和密切著這種聯係0春秋、戰國和秦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分化、改組和變革的時代,是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前期的敦煌地區是相對穩定的時期,其奴隸製的開始稍晚於中原地區,延續的時間則稍長久於中原地區。這一時期的中晚期,敦煌及周圍地區由於匈奴等遊牧性更強的民族的略帶封建製的半奴隸製的推動和影響,最重要的是在戰爭的推動下,加速了中原地區影響的進展,開始發生較大的變革性的變化。原有的居牧民族大量遷徙,開始進入西域、中亞等地區,進而最終影晌了這些準內陸地區的居民構成,影響了這一地區的曆史發展和曆史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