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五代、宋、西夏、元、清、民國時期的敦煌文化與藝術(1)(1 / 3)

(第一節)五代、宋時期敦煌莫高窟藝術

一、五代、宋時期敦煌莫高窟藝術概述

五代十國中原地區大混戰、大分化、大改組的時期,敦煌及西北地區則是一片和睦安寧的景象。張承奉的部將曹仁貴、曹議金在“西漢金山國”草草收場之後,一方麵與甘州回鶻議和,另一方麵恢複了歸義軍節度使的稱號,迅速和中原朱梁王朝取得聯係。後來又和於闐聯姻進一步和周圍的渾、羌、龍、蕃等民族修好,加強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及宗教、藝術方麵的密切聯係。此時的敦煌地區成為漢族文化在西北大地的代表,成為各民族人民友好交往、互濟互存的重要紐帶。在這一基礎之上,敦煌莫高窟佛教文化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對保存和發揚民族文化藝術優秀成果有積極的意義。現存五代的莫高窟洞窟有:第4、5、6、22、36、40、53、61、72、78、86、90、98、99、100、108、137、146、187、226、261、300、342、346、362、385、391、440、441、468、469和476窟。

五代時期的敦煌莫高窟,世族豪門先後修建了一些大窟的同時,曆任河西都僧統在歸義軍節度使曹氏袓孫的支持下,對莫高窟進行了較全麵的維修整理。其中加修窟簷、縮小甬道門,對保存保護壁畫和塑像都起到了積極的良好作用。同時期,敦煌地區群眾結社捐資造窟修佛也很盛行,推動了莫高窟藝術的發展。五代的莫高窟藝術風格是對晚唐藝術風格的繼續,特別是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壁畫畫法被廣泛應用。此時期莫高窟藝術雖有藝術表現程式化的逐漸嚴重趨勢,但色彩鮮麗、線條剛勁,代表了五代、宋初壁畫的基本格調。

宋王朝對遙遠的河西走廊及敦煌地區無實質上的統轄,隻是、瓜沙歸義軍政權心係中原,努%保持與中央政府的聯係,而求得諸如“推誠奉國保塞功臣”、“歸義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師”、“中書令西平王”,甚至“敦煌郡王”等樣的封贈。但這足以使曹氏家族的統治在自身努力的基礎得以穩固,為此也推動了敦煌莫高窟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現存莫高窟宋時期柏洞窟有:第7(宋修)、15、25、34(宋修)、35、55、58、65、67、73、76、89、94(宋修)、118、130、136、152、170(宋修)、174、178、189、230、235、243、256、264(宋修)、289、355、364、368、376、377、427(宋修)、431(宋修)、443、444(宋修)、449、452、454、456、457、467、478(宋修)等窟。

其中曹氏政權的節度使更替、祖父子孫的升官進爵在石窟的壁畫畫像上都有反映。另有一些大窟的修建,都是跨越了五代和宋兩個時代的。五代和宋時的敦煌,不但政治上以親緣關係有不可分割的連續性,而且石窟文化藝術也是一詠相承的中原藝術風格、文化思想、意識形態在莫高窟仍起著主導的作用。這一點對遠離中央王朝、分割近二百年的敦煌地方政權來說,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二、五代、宋時期敦煌莫高窟建築、彩塑藝術

五代時期的敦煌莫高窟建築洞窟窟形還是沿用晚唐的中心佛壇式,窟頂呈覆鬥形,中心偏後麗馬蹄形佛壇,上麵安置塑像。像後壁作直通窟頂的大背屏,窟頂四角圈出一定位,供畫四大天王像。

但第100窟屬於一種比較特殊的窟形,四角畫四天王,而不設中心佛壇和背屏,仍在西壁開一大龕。

曹氏家族開窟多在下層,窟室規模之大超越前代。由於曹氏家族統治河西,佛教的信仰者決不以前人的“功德”為滿足,以自己的財力、政治力量來開鑿石窟,把小窟擴建成大窟。

莫高窟現保存完好的五座唐宋窟簷建築中,第427窟窟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此窟位於石窟群中部偏北第三層,原是隋代洞窟,宋代又重修妝鑾彩塑,並修建了窟簷。

此窟簷是單層,麵闊三間,通闊6.8米,進深3.4米,四阿頂,窟簷鬥拱為六鋪作,向外挑出三層鬥拱。鬥拱尺度雄大,伸出較遠,屋簷平直,屋角不起翹,不同於內地唐宋以及以後的所有木構建築,而與敦煌壁畫中的通常畫法一致。

在敦煌莫高窟晚期,五代第61窟繪有一幅巨型壁畫《五台山圖》,高3.42米,寬13.45米,麵積達46平方米,是莫高窟畫中建築物最多的壁畫。

圖上山巒起伏,五台並峙;畫有四座高峰,六七十處寺院、佛塔還有尚存唐代塑像和壁畫。唐大中十一年所建大殿佛光寺,為我國古代建築的珍貴遺跡。它還形象逼真描繪了大好河山的自然景色和風土人情。

五代塑像不多,被自然和人為破壞,所剩無幾,隻有在造型和布局上仍然保留著唐代風格的幾身彩塑。

三、五代、宋時期敦煌莫高窟壁畫藝術

1、佛像畫(尊像畫)

敦煌莫高窟到了五代,壁畫中已無上乘的佛陀說法圖。但是此時佛教密宗興起,莫高窟壁畫中出了許多密宗菩薩、明王說法圖。第390窟中的地藏菩薩說法圖和第205窟中的孔雀明王說法圖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