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的藍色家園是生機盎然、充滿活力的。在地球上,除了最高級的靈長類——人類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動物夥伴。它們當中有的龐大、有的弱小,有的凶猛、有的友善,有的奔跑如飛、有的緩慢蠕動,有的展翅翱翔、有的自由遊弋……它們的足跡遍布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和海洋。和人類一樣,它們麵對著適者生存的殘酷,也享受著七彩生活的美好,它們都在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著生命的傳奇。
在動物界,人們經常用“朝生暮死”的蜉蝣來比喻生命的短暫與易逝。因此,野生動物從不“迷惘”,也不會“抱怨”,隻會按照自然的安排去走完自己的生命曆程,它們的終極目標隻有一個——使自己的基因更好地傳承下去。在這一目標的推動下,動物們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天賦異稟”,並逐步進化成了異彩紛呈的生命特質。由此,我們才能看到那令人歎為觀止的各種“武器”、本領、習性、繁殖策略等。
例如,為了保住性命,很多種蜥蜴不惜“丟車保帥”,進化出了斷尾逃生的絕技;杜鵑既不孵卵也不育雛,而采用“偷梁換柱”之計,將卵產在畫眉、鶯等的巢中,讓這些無辜的鳥兒白費心血養育異類;有一種魚叫七鰓鰻,長大後便用尖利的牙齒和強有力的吸盤吸附在其他大魚身上,靠攝取寄主的血液完成從變形到產卵的全過程;非洲和中南美洲的行軍蟻能結成多達1000萬隻的龐大群體,靠集體的力量橫掃一切……由此說來,所謂的狼的“陰險”、毒蛇的恐怖、鯊魚的“凶殘”,乃至老鼠令人頭疼的高繁殖率、蚊子令人討厭的吸血性等,都隻是自然賦予它們的一種獨特適應性而已,都是它們的生存之道。人是智慧而強有力的動物,但也隻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我們應該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生靈,而不應時刻把自己當成所謂的萬物的主宰。
人和動物天生就是好朋友,人類對其他生命形式的親近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隻不過許多人的這種親近感被現實生活逐漸磨蝕或掩蓋掉了。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現實生活的壓力和紛擾下,漸漸覺得從動物身上更能尋求到心靈的慰藉乃至生命的意義。狗的忠誠、貓的溫順會令他們快樂並身心放鬆,而野生動物身上所散發出的野性光輝及不可思議的本能,則令他們著迷甚至肅然起敬。衷心希望本書的出版能讓越來越多的人更了解動物,更尊重生命,繼而去充分體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奇妙感受。並喚起讀者保護動物的意識,積極地與危害野生動物的行為作鬥爭,保護人類和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地球,為野生動物保留一個自由自在的家園。
編者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