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趙看來這種理念是可笑的,因為這種設計很明顯是以遠距離戰鬥為核心的,在他看來這種一廂情願的設計存在著嚴重的問題。無論機甲兵技術如何發展,近距離戰鬥永遠是首位的。
老趙的這種理念直到小強建立了強大神聖鷹帝國,才被其他各國的機甲科學家所接受。增加近戰防禦能力,增加戰場生存幾率,成為了小強日後的努力方向。
在實戰中,很多機甲外部完好無損,可是內部的機師卻因為減震係統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造成機師被巨大衝擊力震死了;所以老趙的機甲設計理念是在當前的技術為前提下,無限度的提升機甲的自我防禦能力。
物理防禦確實很有效,可是緩衝能力才是實現最大化防禦的真正手段。雖然各種超合金機甲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外殼技術層出不窮,但是這種技術的廣泛有用更加增加了單純物理防禦理念,而減震係統的重要性始終沒有達到與之相等的高度。
在老趙看來,傾向於物理防禦的機甲,雖然能夠有效防禦敵人最初的打擊,但是如果是多次的攻擊呢?機師的身體就會徹底的崩潰,機師完蛋了,機甲再強大也隻是一大堆高科技材料堆積而成的垃圾。
為了解決機師死亡率高的問題,人類的科學家研究出了遠程控製機甲和完全自動化的機甲,結果當這種技術達到極致的時候,完美的戰鬥機器人出現了。
由於機器人發動了針對人類的戰爭,造成了原本占據了整個銀河係的人類被迫退守重點區域。老趙身上的傷,也正是在一場和機器人戰鬥的過程中留下的。
由於高級的戰鬥機甲具有了更多的防禦手段,諸如反作用力防暴裝甲,能量護盾之類的手段。老趙的機師戰場生存理論,在這個階段開始強調減震係統和動力係統,以及提出為各個主要係統安裝獨立的輔助動力係統。
雖然高級戰鬥機甲都安裝了應急彈射座椅,或是彈射艙等逃生設備。這個設計在老趙看來有些雞肋,因為機甲兵即使是遠距離戰鬥。
除特殊情況之外,敵我彼此之間的戰鬥距離不會超過兩公裏,大多數是在500以內的範圍內。如此近的距離,彈射艙的作用微乎其微,簡直是完美的人肉靶子。
老趙的對此的設計理念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在他看來戰鬥機甲本身就是最好的逃生裝備。一旦戰鬥機甲受損超過自我修複的程度,即使是戰鬥機甲的主要動力係統損壞,依靠各個係統的輔助動力係統,也可以實現戰鬥機甲以超高速逃離戰場的目的。
老趙的這個理念不被接受的關鍵點不是在增加輔助動力係統上,而是包括戰鬥機甲的機師在內,所有人都認為沒有打仗呢,就先考慮逃跑,那麼這種理念簡直是赤裸裸的抗著逃兵無罪的大旗。
另外有一個特殊群體雖然沒有老趙的理念做後盾,可是這些人實打實的在執行著逃兵無罪的概念。這些人是被所有人討厭的星盜,星盜們的戰爭理念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活下去才是重要的。
星盜沒有固守戰略要地的職責,所以無所謂放棄不放棄,而各國的正規軍則要受到這個限製。在諸多的反對聲中,和老趙有同樣理念的設計者的呼聲被壓製下去了。另一個特殊的兵種也因此,在這兩種理念的夾縫中誕生了——機甲修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