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中華悠久燦爛文明栽體的文獻典籍,尤其是其中的古籍善本彌足珍貴,是前人遣留的寶貴精神財富。陝西乃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十三個封建王朝建都之地,著名的絲綢之路之起點。這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上下五千年的曆史遺存、文化積澱,獨具魅力。在陝西這樣一個文化資源大省,古籍文獻浩如煙海。這些珍貴古籍文獻,是我國山川演變、政區沿革、典章製度、道德倫理、鄉賢事跡、藝文撰著、螂規民約的真實記栽,是中華民族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省委省政府把建設“文化強省”作爲建設西部強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摸清本省古籍收藏家底,為搶救整理和開發利用古籍文獻提供重要依據,省政府決定,在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組織專業人員,編幕一部能夠基本反映本省古籍收藏情況的大型古籍聨合目錄一《陝西古籍總目》。該項目已被列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點規劃項目 了加快本《總目》的編幕速度和高質量地完成此國家重點項目,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決定,先由各市(區)和部分古籍收藏單位編輯出版《陝西古籍總目》分冊,嗣後彙總成編,完成《總目》的編纂務,並要求我院圖書館先行一步,編出分冊供有關單位參閱。

我院圖書館是一所社科科研機構圖書館,現收藏人文社會科學類文獻20餘萬冊。社會科學藏書類齊全,其中包括綫裝古籍圖書4萬餘冊。同時還收藏有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曰(1872年4月30日)創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的《申報》,1912年創刊的《真理報》,抗日戰爭時期的《解放曰報》、《新華曰報》等珍貴報刊。

按照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及編輯《總目》的有關規定,我們編纂完成《陝西古籍總目》(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分冊)。本分冊共篩選組織著錄古籍883種、22341冊。其中,經部27種、994冊;484種、6984冊;子部112種、2505冊;集部217種、2755冊;叢部43種、9103冊。其中已有2部入選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陝西古籍總目》各分冊及彙總本的編輯出版,對於我們有計劃、有步驟地搶救保護古籍,做好古籍整理工作,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必將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由於我們接觸古籍較少,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在古籍文獻著錄、分類、目錄組織等方麵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或出現不應有的錯誤,敬請專家不吝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