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類

經餘必讀八卷

清錢樹棠等輯

清嘉慶八年(1803)刻本

四冊

經苑二百六十一卷

清錢儀吉輯

清同治七年(1868)王儒行刻本

七十七冊(十二函)

重訂七經精義四十卷

清黃淦撰

清嘉慶十三年(1808)成錦堂刻本

十六冊(二函)

書類

尚書古文疏證八卷

清閻若璩撰

清同治六年(1867)錢塘汪氏振綺堂刻本

十冊

禹貢會箋十二卷,首一卷,圖一卷

清徐文靖撰

清同治十三年(1874)慈溪何氏重刻本

四冊

書經要義六卷

王建常撰

清雍正八年(1730)崇陽公署刻本

六冊(一函),又一部六冊

禮類

太平經國之書十一卷

宋鄭伯謙撰

清乾隆間(1736一1795)刻本

一冊(一函)

禮書通故五十卷

清黃以周撰

清光緒十九年(1893)黃氏試館刻本

三十冊(三函)

春秋類

春秋繁露十七卷,附錄三卷

漢董仲舒撰;明孫鑛評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守醇堂刻本

六冊

四書類

朱子四書或問小注三十六卷

宋朱熹撰;清徐方廣注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觀乎堂刻本

十四冊(一函)

四書章句集注二十六卷,附考四卷

宋朱熹撰;清吳誌忠校刊清嘉慶十六年(1811)真意堂刻本

十二冊(一函)

版心有刻工姓名,曾修補。

四書大全二十七卷明胡廣等纂

明崇禎九年(1636)劉庚刻本

十二冊

四書人物考四十卷

明薛應旅輯

明萬曆間(1573一1620)武進刻本

四冊

上下白口,左右單邊,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

該書約萬曆間刻本,四庫著錄爲四十卷補八卷,本書隻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