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類
六子全書六十卷
明顧春輯
明嘉靖十二年(1533)吳郡顧氏世德堂刻本
二十四冊
子書二十二種三百二十七卷
清浙江書局輯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浙江書局木活字本
八十三冊
子書二十八種三百四十五卷
清育文書局輯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文瑞樓鉛印本
十冊(一函)
子書二十八種三百四十五卷
清育文書局輯
清宣統三年(1911)育文書局石印本
三十二冊(四函)
儒家類
荀子二十卷
周荀況撰;唐楊驚注;清謝庸校補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嘉善謝氏刻本
四冊(一函)
荀子二十卷,校補一卷
周荀況撰;唐楊偯注
清光緒二年(1876)浙江書局刻本
六冊
孔子家語十卷
魏王肅注
清光緒間(1875一1908)仿宋精刻本
四冊(一函)
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
宋黎靖德編
清光緒三年(1877)三原劉氏傳經堂刻本
四十八冊
涇野子內篇二十七卷
明呂栴撰
清光緒七年(1881)景槐書院刻本
六冊
呻吟語六卷
明呂坤撰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本
四冊(一函)
呻吟語六卷
明呂坤撰
清道光七年(1827)開封刻本
六冊
朱子全書六十六卷
清李光地等編
清乾隆間(1736一1795)刻本
二十六冊(四函)
教女遺規三卷
清陳宏謀輯
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
一冊
漢學商兌四卷
清方東樹撰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浙江書局刻本
四冊(一函)
關中道脈四種書十七卷
清李元春輯
清道光十年(1830)守樸堂刻本
六冊(一函)
五子近思錄十四卷
清汪佑編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金閭勤有樓刻本
四冊
舊雨集三卷
清鄭士範撰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正誼堂刻本
冊
鄭士範,字冶亭,陝西鳳翔人。
顔氏學記十卷
清戴望撰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上海國學保存會鉛印本
存一冊(下冊)
聖論像解二十卷
清梁延年輯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江蘇撫署石印本
十冊,缺第十冊(卷19一卷20)
關中書院課藝不分卷
清薛秉臣等撰清(1644一1911)刻本
六冊
薛秉臣,陝西關中人。
兵家類
丁拱辰演炮圖說四卷
清德俊輯
清(1644一1911)抄本
冊
權製八卷
清陳淡然撰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長沙刻本
六冊
農家類
齊民要術十卷
後魏賈思勰撰
四冊
塵圭一卷辰曰
元王楨撰
清光緒間(1875一1911)石印本
一冊
啷製耕織圖二卷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撰
清光緒五年(1879)上海點石齋石印本
一冊
區田編卷清帥念祖撰
清光緒三年(1877)多福堂刻本
一冊
豳風廣義三卷,首一卷
清楊岫輯
清乾隆五年(1740)寧一堂刻本
四冊(一函)
楊岫,字雙山,清學者,陝西興平人。熱心於農桑事業,一生不應科舉,不入仕途,矢誌經濟致用之學,以講學授徒兼營農傘業。另撰《知本提綱》十卷,爲其講學教材。
蠶桑備要四卷
清曾穌編;清劉光賁等考訂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刻本
欽定授時通考七十八卷
清鄂爾泰、張廷玉等纂
清乾隆七年(1742)武英殿刻本
二十四冊(四函)
大清光緒三十一年時憲書不分卷
清欽天監編印
清光緒三十年(1904)刻本
一冊
醫家類
備急千金要方三十卷
唐孫思邀撰;宋高保衡等校正
清光緒四年(1878)麟瑞堂影印本
十二冊
孫思邈,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立誌究醫。北周大成元年,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毐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徵爲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亡,隱於終南山。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哦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著有《千金翼方》、《千金要方》、《銀海精微》等。
銀海精微四卷
唐孫思邈撰;清周亮節較正;清龔雲林輯清(1644一1911年)刻本四冊,多處斷版;
術數類
增刪卜易十二卷
明丁耀亢(野鶴老人)撰;清李文輝增刪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刻本存五冊,缺卷五、九、十、十一、十二。
大六壬經緯指南神課六卷
清毛正儒撰
清雍正三年(1725)蘇州綠蔭堂刻本
大六壬大全十二卷
清不著撰者姓名
清(1644一1911)刻本存五冊,缺卷1一卷3,卷6,卷12
丙丁龜監五卷,續錄二卷
宋柴望撰
清乾隆間(36一1795)手抄本
一冊
太乙統宗寶監二十卷,秘訣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