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混沌(1 / 2)

看到這等場景,大個兒連忙對大夥兒說:“大家注意,立刻身體貼著岩壁前進!我們頭頂上的冰雪隨時有可能砸下來,大家一定要當心!”

聽到大個兒如此提醒,我們幾個人便立刻紛紛貼著岩壁。為了安全起見,誰都沒有輕舉妄動。

即使這樣,我們的身上還是落了些許的冰雪。由於剛剛大個兒情急之下的大聲喊叫,頭頂上又是一陣冰雪脫落。那冰雪洋洋灑灑,倒是沒有什麼殺傷力。

可是,那尖尖的的冰錐,可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隻要人被它砸中或者刺中,那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估計就是不死,也得落個終身殘疾。

我們幾個人都非常擔心大個兒剛剛這一聲,會不會引起“蝴蝶效應”?所謂“蝴蝶效應”,比較形象的說法是:一隻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就引發了印度的一場海嘯。

在一個動力係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係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嚴格的來講,這是一種混沌現象。

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軌跡有規律可循。同時,也存在不可測的“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說明事物的發展具有複雜性。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於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

“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

在之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來做比喻。

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係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係統的極大變化。

這個現象,被他稱之為“混沌學”。

當然,“蝴蝶效應”主要還是關於“混沌學”的一個比喻。同時,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這句話的來源,是這位氣象學家製作了一個電腦程序。這個可以模擬氣候的變化,並用圖像來表示。最後他發現,圖像是混沌的,而且十分像一隻張開雙翅的蝴蝶。

因此,他形象地將這一圖形以“蝴蝶扇動翅膀”的方式進行闡釋,於是便有了上述的說法。

羅倫茲發現,由於誤差會以指數形式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微小的誤差,隨著不斷推移和積累,就會造成了巨大的後果。

後來,羅倫茲在一次演講中提出了這一問題。他認為,在大氣運動過程中,即使各種誤差和不確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過程中將結果積累起來,並經過逐級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氣運動。

所以,長期的準確預測天氣是不可能的。

由此結論羅倫茲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於是他認定這是因為:“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又稱“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以預測的比較複雜的係統中。如果這個差異越來越大,那這個差距就會形成很大的破壞力。

為什麼天氣或者是股票市場,都會有崩盤和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這背後是不是因為某個不尋常的因素影響,還真的是不好說。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微小的機製,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可能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卷風”或“風暴”;一個微小的機製,隻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有可能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革命”這個詞,我是非常喜歡的。因為,那是一種轉變,是一種質的改變。

蝴蝶效應在心理學方麵也有應用,它是指一件表麵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當一個人小時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長大後這個刺激會被放大,電影《蝴蝶效應》中作了精彩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