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在進入縣衙大堂時,在鼓樂聲中,將隊伍所抬亭子中的畫軸打開,並迅速收卷,在古時象征春已來臨之意。由於迎春隊伍通過街巷,萬民爭觀,很像民間迎神行會,而又必須經過此橋,所以本地人都把迎春橋稱為“行春橋”。
迄今發現最早的紙紮實物,是1973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阿斯塔那唐代古墓群中發掘的紙棺。棺體骨架用細木杆紮成,從前至後,有五道弧頂支撐作支架,再糊上廢紙,外表為深紅色。
根據考古現場遺跡分析:安葬死者時,先將死者放在一片糊有廢紙的葦席上,然後再罩紮製紙棺。根據墓主人隨葬品買地券上的記載,年代為唐大曆四年(公元769年),這具特殊的紙紮棺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曆史。
供奉紙紮與民間的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其形成是原始社會以來,墓葬殉葬俑的發展和演變的結果。
用喪俗藝術形式來悼念死者,對世人來說能起到安慰和調節傷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可能是用活人活物來充當的。奴隸社會,貴族死後盛行以活人殉葬。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意識到這種行為過於殘酷而逐漸被廢除。
從曆史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紮成的草人,孔子稱之為“束草為人形”的“芻靈”。後來,又發展為用木偶人陪葬,大體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統稱為“明器”。
秦漢以後,由於製陶業的發展及普及,陶製俑又逐漸代替了牛、羊殉葬品及木俑。從陪葬俑的逐漸變化過程可以看出,手工業的不斷進步,推動人類文化不斷發展,並使一些陋習被廢除。喪俗藝術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變革,因而便出現了像秦始皇兵馬俑那樣壯觀的隨葬規模。
不可否認,陝西的兵馬俑,就正是這樣的一種形式。
唐宋之際,隨葬明器及俑仍有一定規模,喪俗文化又融入外來文化的因素,加上中國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響,靈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論”信仰更加普遍,與之相關的喪葬及祭祀用品也出現了新的形式。
造紙術發明並成熟以後,紙被運用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到北宋時期,燒紙俑、紙馬開始盛行,紙紮成為宋代以來喪葬習俗藝術的主要類型之一,遍及中國各民族。紙材料的誕生和普及是紙紮藝術發展的首要條件。
明清之際,紙紮成為喪俗和鬼節的主要用品。
值得注意的是,自宋代以來,喪事必需供佛,或請僧道為死者祈禱祝福,到元明清直至近現代一直延續這種風俗習慣。喪祭過程中要用紙錢、紙人、紙馬、紙房子、紙供具。
考古發掘及有關史料表明,唐宋之前,絕大部分俑和明器,是用不易腐爛的硬質材料製成。如石器、玉器、漆器、青銅、陶器、瓷器等等。
宋代之後,隨著佛、道文化對民眾的影響,焚香、燒紙、焚燒紙人紙馬便隨靈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論”意識而逐漸興起。人們或因表達對死者的哀思,或利用悼念形式減輕對死亡的退避、恐怖之情,或者出於相信死者的靈魂存在而彼此轉生,死者家屬都要盡其義務,按當地風俗習慣,進行各種喪葬活動。
這也是為什麼盜墓賊對越古老的墓葬越是感興趣的原因,明清和民國時代的墓穴,相比之下,就沒有那麼多人問津了。
百姓對鬼魂有了多種解釋,有時認為鬼魂可有可無,有時又使之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
在日常生活中,把奇怪的不可思議的事說成是“出鬼”,又把某些疾病說成被死者鬼魂所纏而致。這種迷信觀念是原始鬼魂觀念的發展和衍變,人們的鬼魂意識也失去了它原本的含義。
在喪葬用品中,從俑、冥器到紙人紙馬的衍變,表明了民俗藝術的沿續和發展,是生存在民間社會的“活化石”。
明清之際,紙紮成為喜喪俗和鬼節的主要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