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為我國四大石窟之一,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77年),曆經400餘年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曆史,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裏,現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佛像97000餘尊。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
石窟曆史
魏窟始建於493年北魏孝文帝時代,到魏宣武帝、魏孝明帝時期達到極盛,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營造這三個大石窟時動用工人達80萬以上。北朝石窟集中在龍門山,造像從北魏到東魏從未停止,持續達50多年之久,表現出眾多的藝術形象,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溫和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麵部含著微笑。相比而言,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形象。
唐窟是唐代最興盛的時候開鑿的,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尤其以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最多,這與她長期在洛陽不無關係。奉先寺是最具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薩高70尺,迦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長度)。規模之大,在龍門石窟中堪稱第一,先後用了四年時間,武則天自己出錢二萬貫。
中國石窟藝術的“裏程碑”
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一開始就融入了對本民族審美意識的植入,使石窟藝術呈現出了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是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裏程碑”。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龐雜,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它以自身係統、獨到的雕塑語言,展現了雕塑藝術的規律和法則。而在它之前的石窟藝術則較多地保留了古印度時期雕塑藝術的手法和理念,而龍門石窟則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範,與深厚博大的漢族文化相融合。
皇家風範
龍門石窟是曆代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誌和行為的體現。皇室貴族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條件,他們所主持開鑿的石窟規模龐大,富麗堂皇,彙集當時石窟藝術的精華,因而龍門石窟是最能體現皇家造像藝術風範的洞窟。這些洞窟的開鑿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所以龍門石窟的興衰,不僅反映了中國五至十世紀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變化,同時從某些側麵也反映出中國曆史上一些政治風雲的動向和社會經濟態勢的發展,它的意義是其它石窟所無法比擬的。
龍門二十品
龍門石窟也是書法珍品雲集的地方,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就在這裏。“龍門二十品”的說法始自清代,碑拓鑒賞家們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最具藝術價值的書法珍品,名曰“龍門二十品”。這二十處書法是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龍門二十品”最能體現“魏碑體”的精髓,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結體方嚴,筆畫沉著,曆來為世人所推崇。
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美術、音樂、服飾、醫藥、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麵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曆史資料館。
延伸閱讀
龍門石窟的潛溪寺
潛溪寺是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於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台上,麵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整個洞窟布局合理,莊嚴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