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傣族的新年——潑水節(1 / 1)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目前,已被國務院認定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傣族曆史悠久,傣語屬漢藏語係壯傣語族傣語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動亦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農業祭祀、狩獵祭祀、靈物崇拜等。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為新年),西雙版納德宏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族也過這一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等國也過潑水節。

潑水節的傳說

傳說人間的氣候本來由一位名叫捧瑪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為旱季、雨季、冷季、為人間規定了農時,讓一位名叫捧瑪點達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瑪點達拉乍自以為神通廣大,無視天規,為所欲為,亂行風雨,錯放冷熱,弄得人間雨旱失調,冷熱不均,禾苗枯死,人畜遭災……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塊木板做翅膀,飛上天庭找到天王英達提拉,訴說人間的災難。可惜,當帕雅晚飛到最高一層天時,不慎撞在天門之上,一扇天門倒塌,將他壓死在天庭門口。

帕雅晚死後,天王英達提拉懲處了捧瑪點達拉乍。他變成一位英俊小夥子,佯裝去找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談情。七位美麗的妙齡女郎同時愛上了他。姑娘們從小夥子的嘴裏了解到自己的父親降災人間之事以後,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為使人間免除災難,決心大義滅親。她們想盡辦法探明了父親的生死秘訣。在捧瑪點達拉乍酩酊大醉之時,剪下他的一束頭發,製作一張“弓賽宰”(心弦弓),用它割下了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由於頭顱落地老百姓就會遭殃,由此她們不時輪換,互用清水潑灑衝洗汙穢,洗去遺臭。據說這就是人們在傣曆新年期間,相互潑水祝福的來曆。

潑水節習俗

傣曆新年佳節,多數在傣曆的六月下旬,少數年份在七月初,傳統的過節時間, 一般是3天(有時為4天)。第一天稱為“麥”,相當於陰曆的除夕,各戶要打掃衛生,準備過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飯。第二天稱為“腦”,是個多餘的日子,不計算在舊年內,也不計算在新年內,稱為空日,傳說這天就是捧瑪點達拉乍頭顱腐爛之日。這天通常要舉行潑水活動,紀念為民除害的天女,以聖潔之水消災免難,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麥帕雅晚瑪”,據說就是帕雅晚的英靈帶著新曆返回人間之日,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日子之王來臨。按照古俗,這天要“趕擺”,放高升(類似於古代火箭的燃放),劃龍船慶祝新年的來臨。

傳承意義

潑水節是全麵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台,是研究傣族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給人以藝術享受,有助於了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

延伸閱讀

潑水節舞蹈“象腳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潑水節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規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潑水節的第三天,如象腳舞和孔雀舞等。從七八歲的娃娃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穿上節日盛裝,聚集到村中廣場,參加集體舞蹈。象腳舞熱情、穩健、灑。舞者圍成圓圈,合著錳鑼、象腳鼓

起舞,一邊跳舞一邊喝彩“吾、吾”或“水、水”。

孔雀舞優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態為基礎,在趣與美中,凝聚著傣族兒女們的審美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