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在溫莎堡的聖喬治大教堂,舉行著盛大的入殮禮。全體十六位攝政委員都趕來參加,而領地在倫敦附近的貴族也堪堪趕到。
首先開始的是入斂禮,侍女們先將國王的遺體清洗、化妝、穿戴整齊,穿戴的衣服十分的華麗莊重,給人一種肅穆感。
愛德華看著自己這一世父親的最後一麵,內心滿是感慨萬分,就是這個男人將一個王國交給自己。
再移到聖喬治大教堂,整個直係王族全體隨待在側,禱告唱詩,同時將遺體放入棺木,蓋上了第一層
黑木板,等喪禮完畢,瞻仰遺容再完全封棺。
入殮時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主持,唱詩禱告。
隨後眾到來的都鐸王室的旁係貴族來瞻仰遺容,因為天主教主張死後去天堂,所以來參加儀式的人都麵帶笑容,向著國王的遺體鞠躬致敬。
入殮禮舉行的時間一般為七天,將棺木停到聖喬治大教堂中,每天都有各地貴族和各國的使者前來瞻仰遺容。
入殮禮後是喪禮,喪禮時間沒有特定日子,隻要大家方便,一般是在晚上舉行。
參加入殮,主要對象是故人遺族,也藉此見故人最後一麵。
參加喪禮,主要對象範圍較廣,除了故人熟識的親朋好友外,遺族的親朋好友也都參加,所以,喪禮比較隆重,而有一定的禮節。禱告唱詩,同時將遺體放入棺木,蓋上第一層透明板,等喪禮完畢,瞻仰遺容再完全封棺。
聖喬治教堂是溫莎堡西區的主要建築之一,被稱為不列顛皇家聖殿。這座哥特式教堂,始建於1475年,英國曆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裏,自18世紀以來,英國曆代君主中有10位國王、6位王後死後被安葬在這裏。包括在位63年的亞曆山德拉·維多利亞女王、愛德華6世、當然也包括赫赫有名的‘隻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國王--愛德華8世。(遜位後稱溫莎公爵)教堂每年在內廳舉行加德騎士勳章獲得者朝覲國王的慶祝大典。
整個英格蘭的人們都沉浸在國王的死亡悲傷中,而有見識的人都為主幼臣強的國家局麵擔心著。
整個國王的葬禮進行了幾乎一個月,最後國王陛下與他的第三位妻子珍.西摩合葬在一起,因為她為國王陛下生下唯一的男性繼承人——愛德華。
來看看後人對他的評論:亨利八世在位期間,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己成為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對國家政府機構作了全麵改革,在歐洲以均勢外交政策保障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
這些促使英國的社會經濟狀況、政治體製、文化、思想、宗教各方麵都發生很大變化,並使英國最終形成為統一集權的近代民族國家,為資本主義因素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這個過程中亨利八世作為擁有空前權力的專製君主起了重大作用。
雖然他後期亂出昏招,使得都鐸王室在宗教改革中獲得的大部分收益變賣出去,讓整個政府的財政雪上加霜,是後來資產階級革命的引線。
嘿嘿!後來的斯圖亞特王朝的查理一世因為加稅而導致的克倫威爾領導的起義。
這也算因果報應吧!誰叫他斯圖亞特家族占了個大便宜,空手就得了個大國家,世界上沒有這麼好的便宜可以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