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一起給您的五千英鎊見麵禮,希望您能夠笑納!”

愛德華看著眼前的一張小小的銀行收取支票,此時心裏有種不真實感,他感覺自己有些小看這些商人們了。

一個小小的見麵禮,竟然可以拿出五千英鎊來賄賂自己,這真是一個大手筆。

要知道,一個騎士領一年的盈餘大概才有一百來英鎊,倫敦的中產之家的標準為五十英鎊的財產,五千英鎊足夠整個倫敦市民買到一個星期的食物了。

對於眼前這個支票的真假愛德華沒有懷疑,畢竟沒有誰敢欺騙國王。

愛德華不置可否地輕恩一聲,默默地看著議長大人接下來的動作。

“這些隻是定金罷了,剩下的還有五千英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會送來的!”

愛德華聽出這個意思了,這是要看看他到底有沒有實施措施了,這五千英鎊就是在吊在他前頭,畢竟這個年代,國王有時信用也不行的!

“很好!作為英格蘭的國王,維護英格蘭人的利益是我的天職!”愛德華毫不在意對麵老先生誇張的表情,侃侃而談的說道。

“我想,過不了幾天,你就可以看到倫敦的鋼鐵院消失不見的消息就會傳遍整個倫敦的!”

“祝福您,偉大的國王陛下,我想您是英格蘭史上,不,您是歐羅巴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了!”

聽到愛德華的保證,哪怕議長先生內心深處相信的幾率不高,但是他還是裝出一副崇敬的模樣,誇張的說道。

隨即,兩人對於倫敦市政府的成立展開了愉快的交談,在愛德華續杯了兩杯茶後,馬修議長終於離開了懷特霍爾宮。

愛德華盯著自己眼前的這張類似銀行支票的東西,默默得發呆。

而在一般情況下,史學家們認為世界上最早的銀行是意大利1407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銀行。

其後,荷蘭人相繼在阿姆斯特丹、德國在漢堡、英國在倫敦也相繼設立了銀行。到了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銀行才得到了普遍發展。

而在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的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一些平民通過經商致富,成了當時有數的有錢商人。

作為暴發戶,他們並沒有貴族們門禁深嚴的城堡和豪宅別墅,而他們為了自己財產的安全,都把錢存放在國王的金庫裏。當時,沒有比國王那裏最有安全的地方了,況且倫敦是由一群商人控製的,不怕國王私吞。

這裏要注意,那個時候還沒有紙製英鎊,所謂存錢就是指存放黃金。

因為當時的歐洲實行的是“自由鑄

幣”(Freecoinage)製度,任何人都可以把金塊拿到鑄幣廠裏,鑄造成金幣,所以鑄幣廠允許顧客存放黃金。

當然了英格蘭隻有國王才有鑄幣權,所謂的鑄幣廠就是愛德華家的。

所以,出現在愛德華眼前的這個好似後世銀行支票的東西,其實就是愛德華王室所屬的鑄幣廠裏收取黃金的憑證罷了。

而這時候銀行主要是是做什麼來賺錢的呢?

答案就是:貸款,兌換貨幣,這兩個才是主要的盈利點。

當然了,這個時候是封建主義性質的銀行,隻是具有我們中國曆史上錢莊一般的功能。

而資本主義性質的銀行還要到1694年在英格蘭成立的英格蘭銀行,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股份銀行。

資本主義銀行是特殊的資本主義企業,它的主要職能是經營貨幣資本,發行信用流通工具,充當資本家之間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

漢薩商人在倫敦的商館稱為鋼鐵院子(Steelyard),商會位於倫敦城的城西,在一片熱鬧的平民區中,占有了接近上百英畝的土地。

而與熱鬧的商業氣氛相比,漢薩商人在自己會館周圍設置高高大大圍牆,來阻止了喧嘩聲音的入侵。

更是在平民中樹立了一種神秘感,從而弄成了商人們也以能夠進去倫敦鋼鐵院為榮。

在這自成一境的環境中,有他們自己的堆棧、計量所、辦公處及住宅等,儼然是一個特區。

我估計這就是日後租界的由來,因為在這個鋼鐵院中,不僅可以免稅,而且司法權也是獨立的,還有自己的管理機構,簡直就是租界的翻版。

這一商館於1282年經英王亨利二世特許設置,允許漢薩商人在英格蘭開采錫礦,貨物免稅通行。

作為洛依茲家族的成員,馬克.洛依滋很是驕傲,因為他現在二十多歲的年紀,已經開始負責家族在倫敦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