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無所謂的說道,帶著威廉市長,一齊走向了報名點。
而另一旁的威爾遜此時卻被蘇維爾拉扯著,往報名處走。
“喂,蘇維爾,我隻是打個招呼罷了,你這是怎麼了?”
威爾遜掙脫蘇維爾的拉扯,甩開胳膊,好奇地出聲問道,心裏很是不解。
“嘿,夥計,難道你沒有看到那位小先生身後跟隨著幾個保鏢嗎?”
“這種人一看就知道是大人物,我們還是不要隨意招惹!”
“倫敦,這裏的水很深的!”
蘇維爾咬著牙在他的耳邊說完,就不管不顧地徑直走向報名點。
而威爾遜和克勒魯兩人也三步做兩步的跟隨過去,路上不發一言。
說是報名點,其實就是一張長桌子,坐著三個識字的年輕人,他們都是政府的臨時雇工罷了。
三個人雖然坐在那裏,但是一副慵懶的模樣,提不起力氣。
“喂,你們三個人來自哪裏?叫什麼名字?”
坐在中間的年輕人一臉疲勞的樣子,似乎太過於勞累了。
“威爾遜,蘇維爾,克勒魯,來自於諾維奇,諾福克郡。”
威爾遜攔住兩人,上前一步,代替三人出聲作答道。
“拿著,這就是你們三個的牌子,四月二十八號到這裏來考試!”
“現在,你們每個人都給我簽一下自己名字!”
隨即,三人的麵前就擺著一張簽滿名字的紙張。
三人找了一個空位置,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記住,上午九點之前必須到。”一個人問著,另外兩個人拿著鵝毛筆,在三副木牌上寫著信息。
三人拿到三副木牌,走到另一邊,請一個木匠師傅用刀在原先墨水上刻字。
木匠師傅很是專業,不到十分鍾,三人的木牌全部都刻好了。
蘇維爾拿起一看,隻見正麵是刻著一隻慵懶的獅子,後麵卻是自己的相貌描寫——身高五尺三寸,褐色短發,身材微瘦,來自諾維奇。
而蘇維爾一看旁邊威爾遜的,他的描述卻是——身高五尺三寸,黑色長發,身材微胖,來自諾維奇。
而克勒魯的卻是——身高五尺二寸,褐色長發,身材偏瘦,來自諾維奇。
這就是三人的體貌描述,簡直簡陋的不行。
三人互相調笑了一番,就相繼離開了,而愛德華卻站在十英尺開外,仔細地看著。
“陛下,我們利用木牌來鑒別身份,上麵刻著他們信息!”
“更是為了更好的鑒別他們,我們還讓他們留下簽字,等考試的時候,我們再互相比對一下,這樣一來,冒充的幾率就很少了!”
愛德華在一旁仔細的觀摩著,身邊的威廉市長也沒有閑著,用語言為愛德華做出解釋。
“好了,接下來我們去看看考試的試卷出得如何了!”
愛德華大手一揮,帶著威廉市長,又乘坐馬車,向著前往倫敦郊區駛去。
位於郊外的這處地方,是愛德華彙集牛津大學的一些教士,以及普通中學的老師一起研究而成的。
當然,他不會出什麼困難的題目,頂多想什麼你的信仰是什麼?如果你回答是天主教!
那你就直接拜拜了,哪怕你剩下的題目得到滿分,但是你仍然會被淘汰。
如果要是回答是安立甘宗,那恭喜你,通過了第一層關卡。
剩下的都是一些平常的知識問答罷了,如英格蘭的國教是哪一個?英格蘭的統治者是哪個家族?
再之外就是一個黑麵包價值多少便士?英格蘭的首都是哪一個?
這些都是一些常識性題目,愛德華通過這次考試選拔自己需要的人,注意,是人,一個懂得基本英文,並會書寫的人。
這個主要是基於目前英格蘭的實際情況而定的。
雖然有資料說明英格蘭在文藝複興時期的識字率是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
但這隻是一個樂觀的統計罷了。
整個英格蘭及威爾士,以及北愛爾蘭都柏林一帶,屬於愛德華統治下的人總共大學三百五十萬左右。
中學以及小學總共才一百來所,(當然了,還有必要的管家學校)再加上一些教會所屬學校,攏共才三千多人在讀。
而奇怪的是,越是有錢人,比如貴族和富商,他們的子女都不屑於學習知識,頂多會寫自己的名字罷了。
而底層的平民們卻沒有資本來學習。
隻有處於中產階級的約曼農,律師,工匠,以及小資本家,才會請家庭教師來教育自己的子女。
這一部分人就是愛德華舉行考試錄取的主要對象。
這些人雖然學的東西都是有些片麵,但是,隻要識字,看得懂文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