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雷帝伊凡四世(1 / 2)

莫斯科大公國首都——莫斯科。

七月,倫敦在下著小雨的時候,在莫斯科卻是晴天。

太陽高高的掛在天空上,晃晃悠悠的散發著光芒,但路上的行人卻隻能感受到淡淡的溫度。

莫斯科雖然是莫斯科大公國的首都,但卻是一座很小的城市,或者說,是一座比較大的城堡。

整個莫斯科隻有三千多常住人居民,其他的不是貴族就是士兵,不要說以倫敦相比,就與連巴黎、佛羅倫薩、米蘭,甚至是愛丁堡,都比它強的不止一點。

整座城市是用巨大的石頭組成,高高的城牆,民居,街道,教堂,甚至是宮殿,看上去那麼的粗獷而不拘一格。

如果說倫敦的建築是精心打造的工藝品的話,那麼莫斯科就是一處隨意用石頭搭建的積木,如此的大氣和粗野。

讓那群意大利的藝術家們看到,不知道要怎樣的唉聲歎氣。

與西歐以及英格蘭相比,莫斯科就是一個莽荒之地。

難怪整個歐洲都瞧不起莫斯科公國,甚至連知道都不一定。

理查德.錢德勒坐在馬車上,行駛在莫斯科的街道上,過往的行人寥寥可數,看到這輛帶有王室旗幟的馬車後,一個個的匍匐跪地,頭都不敢抬。

理查德背靠馬車,看都不看一眼,對於如此場景,他已經熟視無睹。

自從來到莫斯科,他就感覺,與英格蘭相比,莫斯科簡直就是一個地獄。

在這裏,隻有貴族才有自由,那些平民,商人,工人,農奴,都匍匐在貴族腳下,隨時都有可能被貴族取走性命,而貴族們獲得的,也不過是寥寥不多的罰款罷了。

下跪,雙膝跪地,對於英格蘭人來說,這是屬於上帝的禮儀。

但在莫斯科公國,這卻成為了基本的禮儀。

在錢德勒看來,整個莫斯科公國,於那些蒙古人完全相同,都是一群野蠻而貪婪的暴徒,隻知道掠奪和侵略,而不知道收斂。

整個莫斯科公國,就是以沙皇為領導的貴族階級的國度,除了貴族,其餘的都是奴隸。

如果不是帶有使命,他早就回去,對這裏沒有絲毫的留戀。

想到這裏,錢德勒心中就不自覺的響起目前莫斯科公國的大公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全名叫做伊凡·瓦西裏耶維奇(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出生,1547年繼承大公位。

由於這位大公出生時電閃雷鳴,又被稱為伊凡雷帝(ИванГрозный)。

也會被稱做伊凡大帝、恐怖的伊凡。

他是莫斯科大公瓦西裏三世與其第二任妻子葉琳娜·格林斯卡婭之子,他也是俄羅斯曆史上的第一位稱做沙皇的君主。

由於他父親五十歲才有了他,所以伊凡四世三歲就即位,由母親暫時攝政,與大貴族們爭權。

當時,各集團激烈爭權、傾軋和謀殺,對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動產生了深刻影響,所以他自幼即養成意誌堅強和冷酷無情的性格,激動,殘忍,對貴族們鎮壓嚴厲。

這位沙皇不僅戰爭中喜歡屠殺鄉鎮城市,更絕的是,他對於貴族們大肆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