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布列塔尼(1 / 2)

說到布列塔尼,就不得不說下凱爾特人了。

眾所周知,凱爾特人原先就是不列顛群島的主人,然後羅馬人,維京人,不斷的攻掠,使得凱爾特人漸漸的邊緣化。

諾曼底公爵威廉原先準備征戰英格蘭,誰知道被吹到了布列塔尼,攻擊時間延後了。

而當時的英格蘭國王哈羅德早早的就募集軍隊抵抗,誰知道等了許久沒到,不得已將民兵解散。

之後,征服者頭銜就來了。

實際上,在五世紀時,凱爾特人就因為打魚和經商,而遷徙到了布列塔尼地區,也就是現在法國瀕臨大西洋的一個半島。

之後,半島上的凱爾特人,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布列塔尼王國,之後改為公國,雖然一直處於法國領土,但卻一直是獨立的公國。

直到最後的女大公安娜嫁給了法王路易十二,到了1532年,布列塔尼才與法國組成了聯合王國,合並到法國之中。

也就是說,凱爾特人建立的六個國家,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馬恩島(愛爾蘭與英格蘭之間的島)、康沃爾公爵領,以及布列塔尼這六個國家。

還有傳言,英倫三島,指的是英格蘭和蘇格蘭大島,愛爾蘭島,以及其中間的馬恩島等小島,但這種說法不是主流。

可以說,如果再將布列塔尼統治的話,凱爾特人建立的國家已經完全容納到了聯合王國之中。

況且,布列塔尼雖然地形崎嶇,但長期以來的獨立地位,讓它難以短時間加入法國,從未使得征服的難度大為降低。

諾曼底地區和布列塔尼地區,是法國瀕臨英格蘭的兩個半島,如果占據下來,法國海軍基本上也就廢了。

而且,與諾曼底不同,布列塔尼山地丘陵橫行,易守難攻。

曾經被法西斯德國殺的丟槍卸甲的法國政府,一度想將這裏當作中國的四川,進行持久戰的準備,可惜被否決了。

就算諾曼底地區失去了,布列塔尼依舊是聯合王國進攻法蘭西的橋頭堡。

地中海是劃槳船的天下,無法是適應大西洋的環境,到時候,法國有的受了。

年輕的國王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曆史上的英軍那麼費,連諾曼底都拿不下,白白浪費了如此好的機會。

但,到了他這裏,就絕對不會讓這個機會從自己眼前溜走。

此時的英軍已經完全抄襲了,不,借鑒了西班牙的軍隊模式,鼎鼎大名的西班牙方陣,不再屬於西班牙的專利。

老是說西班牙厲害,但人們往往局限於現在的認識,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西班牙人的光輝戰績吧。

馬爾西亞諾戰役(1554)

西班牙、神羅、佛羅倫薩聯軍18500(美第奇),法國和錫耶納聯軍15000(斯特羅濟)

結果:西方損失200,敵軍損失8000

聖昆廷戰役(1557)

西班牙、薩伏伊聯軍10000(埃格蒙特伯爵),法軍24500(蒙莫馬西公爵)

結果:西方損失200,敵軍損失14000

格拉弗蘭戰役(1558)

西班牙、薩伏伊聯軍18000(埃格蒙特伯爵),法軍14000(德-特爾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