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爾河河流總管兼艦隊統帥,這是西非桑海帝國最有權勢的地方人物,掌管著整個尼日爾河及船艦,控製著整個帝國的經濟命脈。
而且,得益於皇帝的授權,桑海帝國獲得了監督地方總督的權利,從而讓這個職位越發的炙手可熱起來。
桑海的繁榮主要依靠的是對穿越撒哈拉商路的控製。
桑海帝國地處西蘇丹薩赫勒地區的中部,是南北交通要衝,得撒哈拉商道之利,貿易十分發達。
尼日河由西向東流經桑海,也方便了交通運輸,兩岸的肥沃土地是精耕細作的良田。
龐大的尋財艦隊,大部分的船隻無法在尼日爾河中行駛,隻能讓十幾艘一兩百噸的小船,將船上的幾千人一次又一次階段性運輸。
首先是尼日爾河出口處,則屬於一個叫做貝寧的地方,這裏土地肥美,擁有著大量的非洲酋長部落。
對此,埃爾維斯騎士和領路人威爾遜並沒有忽略,反而發動大軍進行大舉擄掠,結果卻收獲寥寥。
這些部落,並沒有多少黃金一類的東西,反而擁有著大量的木雕和象牙,以及糧食。
這讓他們大失所望,繳獲了些許糧食和木雕象牙後,留下一地散亂,繼續向著尼日爾河前行。
緊接著,就是桑海帝國的附庸地區豪薩,這裏由於是通往尼日爾河下遊中轉地區,雖然說部落眾多,但威爾遜一行人,還是收獲了一批黃金、牛馬、奴隸。
如此,三千人集合在這裏,狠狠地搶奪了一遍,火槍加長槍,讓騎兵和步兵組成的豪薩地區,為之膽寒。
大量的士兵逃亡,民眾奔逃,到處驚呼著:白色惡魔來了!
豪薩人殘骸留下一地,男女老少,黑色的屍體倒在黃色的沙子上,顯得格外的蒼涼而悲催。
保守的估計一下,數目就達到了三千之數,血河粘糊在整個黃沙上,被刺眼的太陽曬幹,與屍體一般發黑,顯得格外的嚇人。
地上的幼兒腦袋裂開一個口子,卻沒有流出絲毫液體,而天空中卻徘徊著十幾隻喊叫連連的禿鷲,以及那勾嘴的巨翅的老鷹。
全身赤(luo)裸的黑膚女人,不著寸縷的躺在地上,雙腿張得大開,其間之間一片狼藉。
帳篷,木屋,以及衣物,被點起火,慢慢燃燒著,似乎準備將這些痕跡燒盡,消除證據。
但曆史,卻牢牢地記住了這些。
威爾遜與埃爾維斯騎士熟視無睹,騎著繳獲的馬匹,讓士兵們將繳獲的財物運送到小船艦上,然後再送到海麵上的大船艦。
所有人都開開心心地抬頭挺胸,在黑漆漆的向導帶領下,沿著尼日爾河,騎著馬,一步步地走向桑海帝國的首都——加奧。
而此時,桑海帝國尼日爾河總管,河流所有水軍的統領著,卻受到皇帝的接見。
此時的桑海帝國皇帝,是中興之主達烏德皇帝,自從1549年繼位以來,他掃除了桑海帝國的頹勢,將所有丟失的土地一一收回,從而讓整個帝國,重新恢複了繁榮。
皇帝寶座設置在高台上,所以胖乎乎的河流總管閣下,則需要爬越一節節階級,流著辛苦的汗水,才能見到皇宮內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