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漚氣得很,這個黑蛇洞大溝等我們老了,你們小輩子還能不能整出來呀!”
已經是深夜了,阿響在夢裏聽到父親劉東祥坐在床邊對眼前的一片漆黑焦慮地感歎道。劉東祥剛從大院子田裏看水回來。這正是哀牢山腳下的農曆三月間,這段時間是一年四季降水最少的時候,也是地裏最需要水分的時候,田裏的秧苗剛剛栽下,地裏的玉米也剛剛點下,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可太陽就是天天火辣辣的像火爐一樣,快把大地都烤焦了!在劉響的記憶裏,每年這個時候都是他心情非常沉重的季節!因為每年這時候,父親劉東祥基本上睡不上一個好覺,每天晚上深更半夜奔波在手掌一般寬窄的田埂上,隻為兩個字?????看水。
看水是一個辛苦活也是一個無奈的活!你也許會問,田裏的水大半夜的有什麼好看的?在這裏我得解釋一下什麼是看水。看水其實就是看著田裏保證有水,不要讓田幹涸把秧苗枯死了!為什麼要看水,就是因為田多水少灌溉不過來,你要不看著守著水源就被人把水扒到別家的田裏了!說看水為什麼要那麼辛苦,這還得再說黑蛇洞大溝,還得說現在的人和事,說現在半坡的社長劉明遠,說現在的種田人劉東祥。
如果黑蛇洞大溝能夠暢通無阻,那麼半坡人種田就不會那麼苦難了!每一年,從修溝到栽秧到看水,田間溝頭不知要吵多少架,要生多少氣,要捋幾個回合的愁腸!想當年劉元寶帶領大家,戰勝了河那邊的烈神寨,聯合了辣母、芭蕉箐等等寨落,用鋤頭刨開山山石石,克服重重困難把大溝貫通!不知道當年的劉元寶有沒有像劉東祥這樣的艱難和辛苦,而對於劉響的感覺,他雖然沒有見過爺爺,但是在他心裏爺爺是剛強、堅韌、有魄力的人,在困難麵前不會唉聲歎氣;而父親劉東祥給他的感覺就愁呀愁,一愁就白了頭。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年的劉東祥萬萬沒有想到他一手開辟的大溝到了兒子這一代確是如此熬煎,他也萬萬沒有想到,那時最大的阻撓是烈神山的人,到了兒子手上最大的麻煩來自於當年的盟友辣母寨。
隨著劉元寶撒手人寰五天後,劉響來到了這個世界,當他來到這個世界時,劉家已經逐漸沒落了,至少也沒落了五六年了!劉元寶走了,他留給兒子劉東祥的最顯著的就是手裏的酒碗和火爆的脾氣。劉元寶晚年,其實也不算是什麼晚年,因為他死時才四十五歲,按現在的人來說正是壯年時候,應該說是他最後的幾年也像現在的唐老柱一樣,終日與酒碗為伴,嘮叨不休!他走了,酒碗被兒子接過來了,而且端著就沒有打算放下。
年輕時候的劉東祥仗著父親是隊長,沒有吃過什麼苦,而且劉元寶很會培養兒子喝酒,他每次從垓上打來的甘蔗酒都給兒子劉東祥倒上一杯:
“來,喝吧!你會喝酒了以後爹老了,走不動了,上垓什麼的總會想得起打點酒回來,酒打回來了爹就有可能喝上一口!”
劉元寶培養兒子喝酒,目的是讓兒子以後上街想得起買酒,買了就我這個老爹才有可能喝到酒,因為劉元寶一度也把酒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在他生命的最後日子裏,病情日趨惡化,人們勸他去治療吧,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