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精美繁複、獨樹一幟:清朝服飾(1 / 3)

·鴉鵲崇拜:入關前的滿族服飾

傳說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年在明朝的一個兵部家中當傭人。有一天,他給兵端洗腳水,努爾哈赤發現他腳下有三顆紅痣,便順口說“我腳下有七顆紅痣。”部聽後非常驚訝,按照民間說法,腳踏七星是帝王之相,於是兵部決定殺死個未來的帝王。 兵部的妾知道後,便牽來大青馬,並讓努爾哈赤帶上一隻黃狗逃跑了。兵部道後,一怒之下殺死了妾,然後派部下追趕努爾哈赤。結果大青馬累死了,那狗為了保護努爾哈赤也死了。疲憊的努爾哈赤再也跑不動了,隻好趴在那兒等追兵到來。天無絕人之路,這時天上飛來一群烏鴉,落在努爾哈赤身上,追兵遠看去,以為烏鴉正在吃努爾哈赤的肉,便斷定努爾哈赤已死,就離開了。大不死的努爾哈赤,經過努力終於統一了女真部落,建立了後金。 關於滿族開國的傳說,雖然今人看來,隻是當時人為了神化努爾哈、證明滿族統治的正統性而編造出來的神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會的傳說卻深深地影響了滿族人服飾的許多習俗。比如,滿族男梳辮子,就是為了紀念那位救了努爾哈赤的女人;而滿族傳服飾中之所以會有馬蹄袖和滿族人不用狗皮做任何衣飾,都是為了紀念那匹大青馬和那隻黃狗;滿族女人在入關前,都會戴一種黑鳥的頭飾,鳥的嘴中還含著一顆寶,就是為了紀念那些神鴉。不過,在滿族入關之後,於服飾日漸奢華,於是這種鳥銜寶石的頭飾式樣就逐被巧妙地設計成懸於帽子一側的長墜,而墜鏈的下端是一顆大珠。鳥飾的圖案也被抽象,還在上麵配上美的花朵,以求更美。這就是為什麼滿族女子所戴的帽都是黑色的,而兩側都有墜飾垂下的原因了。 當然,這隻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真假與否是絕對無考證的。不過,滿族的前身是宋代的女真人倒是真,也就是說,女真人的服飾打扮還是有據可查的。女人長期生活在長白山的嚴寒地帶,無法種植棉花和養蠶,因此也就沒有棉衣和綢緞可穿,女人們隻能編織粗糙的毛布麻布。由於女真人以狩獵為生,因此婦女們常將獸皮製成皮裘,以於抗寒冷的氣候。女真人喜歡把鹿皮染成紅色或綠色來製作衣服或鞋,這種技術即使到了清朝後期都還在滿族中流傳。他們還能利月大塊鹿皮拚對出花紋,做成皮毛朝外的皮袍,或以鹿皮為麵,領E和袖口處用染成紅、綠色的皮鑲沿做成女袍。

入關前的滿族人社會是有很嚴格的等級差別的,貂鼠、青鼠、狐貉或羔等貴重的毛皮是供貴族穿用的,而平民則隻能穿鹿皮或更差一些的牛、馬、豬羊、蛇等類皮衣,縫製得也很簡單。

除了這些簡單的衣物之外,在東北寒冷的冬季,人們不分貴賤都會穿一年“兀刺鞋”,這是滿族發明的在寒冷的冬季用來保暖的鞋。兀刺就是生長在長山地區的一種草的名字。當地的一句諺語:“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兀草。”人參和貂皮由於極難得到所以顯得貴重,但是兀刺隻是一種野草,在東地區幾乎隨處可見,之所以也被稱為寶,就是從它的功用說起的。兀刺草很韌性,它的纖維很長,而且極為柔軟,寒冷的冬天,在鞋子裏放上一些經過工的兀剌草的纖維,會使整個鞋子非常溫暖。

滿族男子還穿“多臉鞋”和“千層底鞋”。多臉鞋,用布或緞子製成,雙道皮條縫於鞋臉之上,鞋尖突出於鞋底之外,側麵形似小船;千層底鞋,用布頭或舊布裱成袼褙,多層粘在一起後,再用麻線納鞋底製成的,因鞋底多而得名。千層底鞋輕便自、吸汗、彈力強,還可以養治腳病,是滿族男女居用鞋。這種鞋至今還在農村流行。

盡管入關之前滿族人在衣飾穿著上有等級之分,但實際上的差別並不是明顯。尤其是在後金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努爾哈赤帶領他的女真軍隊在漢人內打劫,所獲之物多是華麗韻衣裳和財寶。這些衣裳被參與搶劫的官兵瓜分哪裏還有什麼等級的分別!後來一位朝鮮使者的話提醒了努爾哈赤,他說“們國家衣服的質地和紋樣都是用來區分等級和貴賤的,因此我們的國家才彬有禮。哪像你們國家,隻要有一件衣服,就不分身份、不論貴賤地搶穿,哪一點大國的風範?”這一番話堅定了努爾哈赤進行服飾改革的決心。但實際上由於努爾哈赤時期專於武功,雖然有服飾改革的想法,實踐起來還是很難的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位,為了正式規範滿族的服飾,他在天聰六年定了衣冠製度。由於此時滿族人居住之地已與漢地接近,而滿漢兩族之間的流和互市也日漸頻繁,因此在這次定製的過程中,吸收了很多漢族傳統服飾等級觀念,著力突出皇帝地位的至高無上,而且當皇帝將黃色的短袍賜給臣的時候,臣子們就會感受到無限的恩寵,這說明中原王朝以黃色為尊的習俗經滲入到滿族中來。·“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 在清兵入關以前,凡被其攻占的本屬明朝統治的地區,不論官民都要按族習俗剃發梳辮。之所以要剃發,這還要從滿漢兩族發式的差異說起。漢男子自古以來就是要蓄發積髻的,這個習俗是源於孔子“身體發膚,受之母”的言論。也就是說,發膚是父母易予我們的,因此任何對發膚的損傷,都對父母的不孝。而滿人卻不是如此,他門不論男女均梳長辮。女子留全發結辮,麗男子則根據女真人舊有的習俗,“半薤留”,在頭頂至兩額角引一條直線,線之預前發全部剃去,而隻留腦後的頭編結成辮子,用紅色為主的繩子將頭紮起來。 公元1636年,也就是皇太極崇德元,皇太極在翔鳳樓召集諸王、貝勒、固額真、都察院官等重要官員,讓弘文完大臣宣讀了金世宗完顏雍的曆史,並金熙宗及金主亮廢棄女真冠服,改服更人冠,至金世宗始複女真舊製之事訓說:“先時儒臣巴克什·達海·庫爾纏即博士)屢勸朕改滿洲衣冠,效漢人服布製度,……朕試為此喻,如我等於此,集寬衣大袖,左佩矢、右挾弓,忽遇頁翁科羅巴圖魯·勞薩(指雄鷹一般的士)挺身突入,我等能禦之乎?若廢奇射,寬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後食,與左手之人何以異耶!朕發此言……恐後世子孫忘舊製,廢騎射以效漢人俗,故常切此慮耳。”公元1638年,也就崇德三年,皇太極又下令:“有效他國(指漢族)衣冠束發裹足者,重治其罪。可見,在推行滿族服裝這件事上,皇太極的態度是十分堅決、不容商量的。

1644年對於中原王朝來說絕對是悲劇性的一年。是年五月,攝政王多爾揮兵南下,不久就占據了北京城。為了及時籠絡人心,多爾袞一麵發布為崇皇帝服喪三日的決定,一麵要求各個歸順地區的漢人都要按照滿人的發式將餘的頭發剃去。這在漢人看來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因而剃法令一下,本來已歸附的地區反抗再起。

其實多爾袞最初下達剃發令的時候,隻是延續了努爾哈赤時的習慣,將發看成是效忠的標誌,並沒有想過要用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在這個法遭到小規模抵抗的時候,他們並沒有采取極端的措施,反而有所退讓,還在自己的朝堂上暫時實行了兩種服飾製度,允許明代的舊臣穿著明代的官服,而滿人則穿滿服,兩班分開來站,作為暫時的妥協。 但是漢滿兩族的矛盾卻不可否認地客觀存在著。滿族人希望可以不通過武力來達到目的,但實際上並不如他們所願,這一法令推行得越廣,遭到的抵抗就越嚴厲,尤其是當清軍來到南方以後,抵抗簡直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這時的剃發問題就不再單純了,在滿族統治者眼中,這是中原漢人們不肯承認他們統治的一個信號,故而他們便不再放縱,改用嚴酷的刑罰來強迫人們剃發, 剃發成了抗清的導火索,從此以後,漢人不再順從,反而對清軍的到來奮起反抗,為了留發甚至不惜被屠城,這就是“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的由來。從此,剃發一詞無論對於漢族人還是滿族人來說,都成了一個敏感的話題,即使到了順治帝親政之後,這種恐怖仍然存在著,甚至還有人因為談論這樣的話題而丟了性命。 陳名夏是順治帝時的大學士,有一日他與同僚聊天時說道:“要天下太平啊,依我來看,隻要解決兩件事情就可以了。”他摸摸自己的頭頂,“隻要留頭發、恢複衣冠就可以了。”天下太平是沒有因他一番話而實現,他自己倒是因為這不該說的話而掉了腦袋。 清初剃發令讓無數人掉了腦袋,幾百年後,當民國政府要剪掉辮子的時候,卻又遇到了頑強的抵抗。真不知道是曆史在和我們開玩笑,還是我們自己和自已過不去。·頂戴花翎紅纓絡:清代禮帽

影視作品清寓戲中出現的拖著羽毛翎子的圓頂大帽就是官員的禮帽。禮帽又分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和雨冠幾種。禮帽還叫大帽,因季節分為八月到次年二月之間戴的暖帽和三月到八月戴的涼帽。

從上麵看,暖帽是圓形的,不但有圓頂,四周還有一圈圓圓寬寬的折簷。暖帽是用黑色的呢子、綢緞、絨布等布料製成的。帽簷多采用黑貂皮、銀貂皮、海龍皮、狐皮等貴重皮毛製成。就是因為這些皮毛比較昂貴,所以一般官員的幗簷則用染黑了的黃鼠狼皮製成。還有一種剪絨暖帽,價格比較低廉,是康熙年問江南製造製作的。暖帽的頂上是用紅色的絲絛或段子做成的帽緯,所以又名“紅纓兒帽”。在禮帽的頂部的中央裝有一顆頂珠,是用寶石、珊瑚、金、銀等製成的。頂珠是區別官員職位高低的標誌。一品官員的頂珠是用紅寶石鑲嵌而成的,俗稱“紅頂子”。二:品官的頂子是用珊瑚製成的,三品官員的頂子是藍寶石的,四品官的頂子是青金石的,五品官用水晶,六品官用硨磲,七品官用素金,八品官用陰文鏤花金,九品官用陽文鏤花金,監生和生員們用素銀。

涼帽則是一個圓錐體的笠帽,是用玉草或藤絲、竹絲編成的,外麵罩上羅紗,綴上紅色的帽緯,頂珠與暖帽相同。其他的同於暖帽。

不管是涼帽,還是曖帽,在頂珠的下麵都有一根用白玉、翡翠、琺琅或者玻璃做成的兩寸長的翎管。翎管是為了插花翎而沒置的。花翎是清代官員身份、等級的標誌,通常用孔雀翎,采用的是向後拖垂的插法。因為孔雀翎尾部那圈中心是藍黑色的,很耀眼的花斑像眼睛一樣,所以被清人稱之為“眼”。花翎有三眼、雙眼、單眼和無眼之分,品級不同,眼數也不同,有眼的叫花翎,無眼的叫藍翎。按照清朝的慣例,三眼花翎隻有貝子(王子)能戴,雙眼花翎隻有國公、和碩額附(駙馬)能戴,至於內大臣、侍衛、護衛、統領、參領等,就隻能戴單眼花翎了,而一般官員是不能戴花翎的。另外,有軍功者和皇帝給予特別恩賜的官員也可以戴花翎。

清初的時候,花翎是十分珍貴的,隻有建立功勳或是蒙有特恩的人才配賞戴。康熙帝時,收複台灣的大功臣施琅因功被封為靖海侯,而且是可以世襲的,但是施琅卻上書辭卻侯爵,要求依照內大臣的慣例給自己賜戴花翎。這在以前是沒有先例的,最後康熙還是特地下旨應允。

用可以世襲的侯爵來換取一翎,可見當時花翎是很貴重的。

花翎的賞賜製度,在乾隆之後就開始鬆弛了,不僅品級比較低的官員可以得到花翎,而且商人也可以被賞賜。乾隆下江南的時候,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乾隆遊江南的時候,曾經有一名武藝高強的姓江的內侍,很受乾隆的寵信。這名內侍和江南一名也姓江的鹽商結為兄弟,但是這位侍衛卻在·男子冠服的漢化

比如說“十二章”紋樣,是乾隆時開始使用的。在乾隆帝之前的曆任清代皇帝的各種服飾中,都沒有出現“十二章”的紋樣,這也說明,隨著滿族統治時間的越來越長,他們漢化的程度就越來越高了,已經到了無法拒絕的程度。

不隻是“十二章”紋樣,從乾隆的“孔雀羽穿珠彩繡雲龍吉服袍”還可以找到很多漢民族文化的痕跡。

乾隆的這件吉服袍是以藍色的素緞為底,上麵用孔雀羽線、粟米線、紅珊瑚線、撚金線、藍龍袍拉線以及五彩的細線繡上花紋。整件衣服共繡有九條行龍紋,分別位於前胸、後背等處。古代的帝王,被稱作是九五之尊,九、五這兩個數字,就象征著高貴和權力,這在宮廷建築或服飾中都有很明顯的反映。清朝的龍袍,也有九條龍,但從實物上看,卻隻有八條。有的人就猜測說這條龍可能是指皇帝本身,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剩下的那條龍,被繡在衣襟裏麵,一般是看不出來的,這樣加起來就剛好是九條。而從正麵或側麵單獨看時,龍的數量正好是五條,正好應了“九五之尊”的說法。另外在龍袍的下擺,還可以看到許多彎曲的線條,這叫做“水腳”,在水腳的上方,還有很多波浪形的雲紋,雲紋之上,還立有山石寶物,被稱為“海水江崖”,除了表示連綿不斷的吉祥之外,還有“天下一統”和“萬世升平”的寓意。

也不隻是皇帝吉服袍上有漢民族文化的烙印,清代其他冠服,袞服、朝服、龍袍、蟒袍、補服、常服、行服等,也不乏漢民族文化的印痕。有關這一點,隻要對各種冠服略作了解,便可知其一二。

皇帝朝服包括披領(又稱扇肩)、衣裳相連的袍裙組成。朝服顏色采用黃色係的色彩,有明黃、杏黃和金黃色,明黃色是最尊貴之色。但是祭天、朝日和夕月時朝服的顏色則又有不同。祭天穿藍色,朝日穿紅色,夕月穿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