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轉眼五年過(1 / 2)

一轉眼,五年過去了。現在已是公元1487年,也就是說,明年朱佑樘的父皇和萬貴妃就要去世,而他就要登上這張代表權力與責任的皇位。

因此,這五年裏,他並沒有閑著,無名心法已練至第三境中期,劍法身法都已大成,甚是玄妙,雖不知與當界的獨孤九劍與淩波微波比起如何,但至少是不會輸於它們的。在這皇宮大內裏,當華燈初上,宮女太監來往巡邏時,就是朱佑樘的天堂了。他的身形在這一刻無所拘束,屋梁上閃過的黑影見證著傳奇的誕生。

與此同時,他還向他老爹軟磨硬泡,要來了整個武庫的使用權,讓小卓子在皇城外的莊子裏收養一批孤兒,將內庫中的典籍挑選合適的,交給他們,再請來精通細作的人專業授課,並將宮中珍藏藥膳給他們滋補身體。

然後朱佑樘每個月時不時地前去演講,給他們灌輸忠於大明,忠於他的理論,五年之期一到,便前往四麵八方,學醫術的置辦間鋪子,做個江湖郎中;學政治的,進京趕考,做個縣官;學經商的,領了筆經費,根據朱佑樘幾百年的見識行走於國家間;便是一無所學的,就去青樓,做個龜公,想必也是極好的……

三教九流,無所不有,但殊途同歸,如同金字塔般,他們得來的情報一層層向上傳遞,經由組織之手,交給小卓子,在交由朱佑樘審理。

而江湖上,也漸漸興起了這個組織的名聲——神龍闋,其中,廣目堂上聽八方,下觀四路之威名,可堪比江湖百曉生,無論你是不法奸商還是高官豪爵,進出斂財,幾時幾分說了什麼話,就連與第幾房小妾行房幾分鍾都是一清二楚,如此一來,豈有不聞風喪膽之理?

上了廣目堂的名單還不算,經闋中的一指堂分析決斷之後,送至朱佑樘處,拿出一枚特製的印章,若是蓋了個優,那人立刻就有人去拉攏,算是這輩子衣食無憂了;若是蓋了個良字,那算是祖墳冒青煙,逃過一劫;可若是蓋了個絕字,這時,闋中的血衣堂就會出動,一夜之間,滿門皆亡,饒是家財萬貫也得變作白地,至於那家財,嗬,用作組織經費。

這些可怕之處讓神龍闋一時躋身於名門大派之列,可若說闋中闋主是誰,就連百曉生也得搖搖頭,不知是真不知還是不敢說。

五年來,在朱佑樘的英明領導下,神龍闋漸漸壯大,發展至今,已有萬人規模,已遠遠超過一些教派,這些人遍布在五湖四海,若是沒有號令,便是從他麵前走過也認不出,可一旦朱佑樘拿起神龍令,振臂一呼,相信定是四方響應,從者如林。

按說如此朱佑樘也該滿足了,可為了自己的小命,朱佑樘又在他父皇前千求百求,並將劉明的誌向一一訴說,終於答應朱佑樘從大明朝的各軍中,挑出些精兵來,成立了個萬人的軍隊,劉明為統領,朱佑樘為監軍,美其名曰禦林軍,其實也就是太子親衛。

這成了自己的人,自己當然不能吝嗇了,又從武庫中挑出些兵法陣圖或是有益於行軍打仗的功法,從神龍闋中選了些精於此道的人,成立了一個文工組,白天於演武場練功訓練,晚上在營房中探討鑽研。